杨绛先生说:“穷人的家庭,大多数都是不和睦的,摔碎一个碗都能吵半天;很小的事,都能发酵很大,犯错成本太高,大事看不清,中事看不透,小事叨不停。”
为什么底层普通家庭矛盾特别多?
底层普通家庭之所以矛盾多,除了钱方面的矛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子多数有浆糊,理解和表达双重障碍。
他们常常因为一句话就闹翻天,而且不会好好说话,不是讽刺就是挖苦,他们太知道刀子往哪里戳最痛了。
这种人小心眼、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太容易在小事上较真了,只要事情没有顺着其的意思和方向,就会瞬间让你情绪紧绷。
所以我们说:“物质贫穷不可怕,比物质贫穷更可怕的是,家庭里有制造内耗的人。”
“人穷煞一时,心穷毁一生。”
人穷,其实并不可怕,大不了节约一些,花钱少一些,我们还能把日子过下去。
再说穷人也不应该遭到嫌弃,每个人的出生环境不同,每个人的遭遇也不同,人穷并不代表这个人不行。
但是,我们最怕的是遇到心穷的人,若是内心贫穷,思想狭隘,那么一生都很难翻身。
为什么心穷难翻身?
因为,心穷是脸上的肤浅无知,是眼中的空洞无物,是心灵的一片空白,是思维的高度贫困,是精神上的极度匮乏,是茫然随波逐流的心。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看到最好的答案:“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读的书,你触碰过的那些文字,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
书便宜,但不意味着知识廉价,虽然读书不能让你功成名就,但它能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乔治马丁说:“读书可以经历1000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钱钟书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读书和赚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前者让人不惑,后者让人有尊严。
读书未必使人高尚,但至少使你不堕落;读书未必使人广博,但至少使你不狭隘;读书未必使人更有力量,但至少使你不随波逐流!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愿大家在余生每一天,清醒时做事,迷茫时读书。
如果你迷茫、焦虑,不妨去读杨绛先生的处世哲学,句句清醒,看完心态真的会不一样,好书分享《杨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