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其核心讲究的是一个礼尚往来,别人送出礼物,自己也要适当地还礼。
有些人在收到别人的厚礼以后,不仅来者不拒,反而便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开始沾沾自喜。
殊不知,在《周易》之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
若是自己的德行与财力,无法与所收的礼物相匹配,迟早都会遭到厄运的反噬。
自己能贪得了一时的小便宜,但真到了要还礼的时候,没有能力相还,只会招致祸患。
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奢靡送礼之风,而包拯对此始终嗤之以鼻,从不收受礼物。
包拯六十大寿之时,宋仁宗派司礼太监送出贺礼,包拯既不敢抗旨,又不想收如此重的礼。
于是,他便当即写信呈给太监,并让其将这份信件交给皇上查阅,信上写道: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宋仁宗看到后,更加敬佩包拯的为人,并且也下决心重新整治朝内的不正之风。
有些礼物,好收不好还,拿到手里犹如烫手的山芋,平添痛苦又弃之可惜,反而不如婉拒。
更何况,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才会有陷阱,太过贵重的礼物,很可能是骗人上当的诱饵。
认真思考,仔细斟酌后,再去决定礼物的收与拒,切不可贪图一时的利益,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