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 (lěi sì)哉?”
解读:
耒耜: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 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 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耒耜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 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 然后翻出。
周霄继续问:出去见诸侯国君,一定要带着礼物,这是为何?
孟子说:做君子的要做官,跟农夫要耕田的道理是一样的,
农夫如搬家到别的国家,他也不会丢掉他的农具啊。丢掉农具他怎么去耕种呢?
君子到别的国家去做官,他带给国君的礼物,就如同农夫的农具一样,起这个作用。
【战胜困苦穷乏,把困苦穷乏当成锻炼自己的机会】
困苦穷乏,锻炼身心。
解读:
大多数人都讨厌困苦穷乏,
都希望顺境,
然,人生不可能都是顺境,
真正的高手,会抗住困苦穷乏,并且反思,总结,不断进步,
最终成为在逆境中,也能成才的人。
而一些人由于受不了困苦穷乏,最终被击败,一辈子也爬不起来了。
人生就是如此,
看您怎么看待,
看您怎么应对,也很残酷,现实,
失败的人,失败了,也没谁关心,同情,
所以,要把困苦穷乏看成是锻炼自己的机会,并且最终战胜他,成长起来。
【守,要早做准备】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解读:
守,为什么能守住?
守敌人不攻,或者准备的非常好,他无力攻下来的地方,
守,要早做准备,
要算计到敌人攻哪里,我们要加大力量去守,守得他没办法攻下来,
道理就这么简单,
要做到,要靠谋略,推测,算计,甚至还要考运气。
【高人懂得养藏,否则不能生发】
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笔记:
冬天养藏不到位,伤的是肾,
发泄多了,就是漏精,
精华漏多了,春天萎靡不振,也就没办法生发了,不够了,保命都不够,哪里还有其他精力去生发呢?
再该收藏,该进补的时候,不收藏,不进补,还嘚瑟,
嘚瑟完了,当然就萎靡不振了,当然就生发不了,
例子很简单,
晚上您不睡觉,大半夜的兴奋得不得了,到处乱逛,乱整,第二天,您精力就不够了,一天到晚昏昏沉沉,您当然什么也做不了。
冬天不能收藏,春天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事。
所以,高人,在冬天,晚上,都是养藏的。
什么算泄呢?
并非只有狭义的男女之事,
您身体里的津液都算是,包括您的口水,汗水,
甚至您看不见的精力,都算是不能过多泄的东西。
这么说吧,就算您玩游戏,玩得全神贯注,也算泄,
这些事情,在养藏的时候,都是不能多做的。
【首先是自己,然后推己及人】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 [zī chéng];夫人蚕缫 [sāo],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
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解读:
粢盛 :指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缫 :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
周霄说,三个月没有官当,就要去安慰?这也太急了吧?太矫情了吧?
孟子说,一个士失去了官位,犹如诸侯失去了国家一样严重,这不只是钱财的问题,而是责任的问题。
周礼上说,诸侯亲自耕种祭田,目的是用来供奉祭祀用的谷物;
夫人亲自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是为了织祭祀穿的礼服。
如果没有肥壮的牛羊,没有干净的祭祀用的谷物,没有祭祀用的礼服,怎么祭祀祖先呢?条件都不成熟了,所以不敢祭祀祖先啊。
同理,士有祭田,如果士失去了官位,一切祭祀的条件就没了,祭祀祖先这件事士都做不到了。
一个士,没有了肥壮的牲畜,也没有祭祀用的谷物,没有祭祀用的礼服,连祭祖的条件都没有了,不敢祭祀祖先,更不敢宴宾客,这还不足以着急吗?不足以安慰吗?
这里没讲,没有官位,不能为济世安民,为国君,为老百姓做贡献,
首先讲的是,您连自己祭祀祖先,宴宾客的条件都没有了,您还不急?
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近悦远来思想,
失去了官位,俸禄,首先是自己的生活条件变差了,自己的家庭条件变差了,自己祭祀祖先的条件变差了,首先是自己,然后推己及人。
【让自己成长,多总结经验,让结果自己去说话】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解读:
受到人的欺骗,不会马上在言语上攻击,反击。
受到人的侮辱,脸色上,也不会马上出现难看。
采取
这种处理方法,有无穷的韵味,
也让人一生受用无穷。
很多时候,别人侮辱我们,欺诈我们,
我们只是言语上的反击,或者纠集一帮人去反击,其实没什么意义,
浪费时间,耽误自己的正事,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干自己的活,
让自己成长,多总结经验,让结果自己去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