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把女儿和婆婆都送走,想着终于可以放松一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没成想,时间是有了,兴致没了。
以前总觉得得挤出时间看书,追个喜欢的连续剧也是想着各种法子哄女儿后才能看。
现在大把的时间却无所成就,一个周末把我打得原形毕露。
老公加班,每天很晚才回来。本想着把几本书看看吧,结果每天吃吃饭,刷刷碗,然后睡会觉,晚上再去买个菜,时间一下子觉得拉长了,每一分钟都显得那么长那么难过,加上120多平的房子就我自己一个人,有种被时光遗忘的感觉。
我一直觉得自己精神世界很丰富,可以看书,可以听音乐,还可以写写字,画个画,打发时间应该不是什么难得事情,但其实自己没有那么强大。
我没有做到看书的时候就心安理得的看书,吃饭的时候就尽情的享受美食,听音乐的时候沉浸其中,这种全身心的享受投入我现在做到的太少,如果完全投入是100分,我充其量拿到30分,这种状况甚至会造成经常疲惫不堪却成果寥寥。
如果连享受都不能沉浸其中,打拼事业的时候又怎么能淋漓尽致呢?
工作的时候就工作,休息的时候就休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70分以上的目测也没有几个。
如果愿意,可以先从尽情享受开始锻炼自己,不过注意,享受可不是放纵奥。
看书的时候就看书,管他工作还有多少未完成,要看到书中的乐趣,要能体会作者的思路,甚至可以得出有深度的书评。写作的时候就安心写作,不必想着我今天订的看书的小目标还没有看完。
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活的不够洒脱,不妨告诉自己,不是只有读书,看有营养的电视剧才是上进的表现,玩个游戏,做个饭就是浪费时间了。这也是生活。休息个一两天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就休息了,还能怎么滴,天能塌下来不成,天塌下来大家也就一起没了,能心无旁骛的休息两天也是赚的。
最主要的,回顾一下,这种一直往前走的状态也没有让我进步多少呀,不能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再走就欺骗自己说我已经进步很多了!
最底层的成功逻辑没有get到,这是勤奋也弥补不了的呀。
今天看到一个作者写的话,很有感触,他说,做任何事情都是一门艺术,当成艺术去做就会虽哭犹乐,乐在其中。
深以为然。
如果真想做成一个大事,就当成做艺术一样吧,艺术需要雕琢,艺术需要投入,艺术需要技巧,艺术也需要灵感。
举个例子,如果把工作当成艺术,那么首先应该建立我与工作的正向情感联系,首先一条,我可以做到,其次,工作和我建立正向联系,工作本身可以告诉我怎样做的更完美,第三,我和这项工作建立长久默契的关系,他一出手,我就明白他是生病了,还是开心了,他如果生病是不治之症还是感冒咳嗽。我一出手,他就暴露出症结。最后,物我合一,树叶可以当飞刀,筷子可以当针用,工具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对其中原理炉火纯青的掌控。
这就是道,这就是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