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一直不理解这句话,最初的时候觉得爱自己就是自私的。好多心理学家都说要先爱自己,敢于把自己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感觉是这么个理儿,但是如果真的让我在冲突中先考虑自己的话,总觉得跟自己内心有点儿冲突。我是一个遇见事情优先考虑别人的人,如果什么事都先考虑自己的话,还怎么爱别人呢?再说了,人是群居动物,总要在关系中生活,如果人人都优先考虑自己,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比较冷漠呢?优先考虑自己,也许会让关系更加平等和谐,但总觉得少了点儿爱。
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这句话听多了,也学着别人开始说这句话:只有自己足够有爱,才能给别人爱。甚至狭隘的理解为先爱自己就是让自己多享受一些,自私一些。
现在我觉得,爱自己可能是培养自己的爱心,让自己内心强大。
【这几天看老公哪儿都不对,他的一句话——在我看来不靠谱的话——都会引起我的情绪。
儿子发烧的第四天,基本上已经好了。老公下午回来的早,他在家带着儿子,我去修手机,顺路去了一趟超市,来回两个小时。路程一个小时吧,想着儿子在家,我来回都是快走的。回来之后,老公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我情绪也不太好的说 这不是去超市了吗。
老公很少下班早,基本上我们没有一起吃过饭,今天下午一起吃饭,我就好好准备了两个菜。结果炒的彩椒豆腐忘了放盐,我尝了一下彩椒甜甜的,挺好吃,我想就这么吃吧。
刚把面条下到锅里的时候,老公说少下点面,我吃几根就行了。我想回他一句,早点儿不说?面都下锅里了。但是我没有说话。盛好面条,我把碗端到桌子上,老公看着他眼前的面,叹了口气说,太多吃不完。我对女儿说,给你点儿面条吧(她吃的早上的剩粥)。女儿说好的。我碗里面比较少,我没有给她,我想着老公嫌他的面多,应该会给女儿一点儿吧。没想到他也没有给,就开始放辣椒,拌面条。然后他吃了几口又说,唉,吃不完这么多。
我有点儿生气了,说吃不完你不给闺女一点儿。接着又问他,你怎么啦?为什么不想吃?他问 说实话吗?我说对。他指了指放豆腐的盘子,表情怪怪的说 不好吃。
不好吃,你吃芹菜炒肉呀,那不是还有一盘菜吗?又不是就这一盘菜!你直接说没放盐不好吃就行了!干嘛在那唉声叹气的不想吃饭?!不想吃,我还不想跟你做呢!我在厨房(没暖气)炒俩菜,脚都要冻了。每次给你做饭都担心你爱不爱吃,天天说这不好吃那不好吃,以后别在家吃饭了!你在外边儿吃饭,我也省事儿,你也省事。】
第二天早上我用语音向一个朋友抱怨这件事,说完之后我突然想,我为什么不能多给他一点爱?他也很辛苦,为了多挣钱从不休息。
我想可能是我内心爱的油罐空了,这几天儿子发烧,反复发烧,我是白天陪他玩,晚上时时注意他的体温,精神和体力都快耗尽了。我发现,人累了的时候真的很难维持好心情。儿子发烧之前我们一起出去,儿子滑滑板车,我觉得挺快的,儿子时不时停下来等我。但是老公觉得儿子慢,最后他让儿子站在滑板车上,他拉着儿子的滑板车走。边走还说儿子不自己滑。我几乎一路小跑跟着他,但是没有发脾气,只在回家后半怒半开玩笑的说 人家比喻教育孩子是拉着蜗牛去散步,像你这样拉着蜗牛散步,把蜗牛都拖死了。他嘿嘿一笑。
如果我的油罐是满的,我的内心是柔软的,有爱的,即使老公说的话是不恰当的,我也能轻松化解吧。当我心里边没有爱的时候,给别人的就是指责和抱怨。
所以先爱自己,并不是给自己多少爱,也不是在关系中优先考虑自己,而是平时——可能是独处时给自己爱的油罐加满油。这样在关系中才能愿意给别人爱,愿意优先考虑别人,并且有能力支持到别人。
怎么给自己的油罐加油呢?可以从体力,精力,脑力三个方面进行。
比如白天儿子没有发烧的时候,给儿子看会儿手机,自己补个觉。没有精力,偶尔一两次不做饭,点个外卖。担心儿子吃外卖不健康,可以只给儿子做一点饭。
除了让自己保持体力,适当的给予精神上的满足,还要不断学习,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它变得更加智慧。
我想这样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吧,只有自己成长起来了,才有能力处理外界的一切事情。也就不会对别人总是抱怨指责,也能给别人一份力量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