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新课标、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谈于老师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的路径。
新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三学段的要求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应该学什么?第一,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首先体现在文言上;第二,学习文言文,实质上是体认文言文的言志与载道;第三,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第四,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我们要认识到,对一篇文言文来说,“言”是“文”之始,“文”是“言”之成。二者要有机融合,如理解字词时不孤立,可以放到语境中,也可以是学生不得解时再去引导,文字、文学、文章、文化,一体四面,相互依存。
那么,于永正老师是怎样引领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的呢?我始终觉得,于老师就像一位烹调大师,他的课就是一道美味大餐,这道大餐最主要的食材就是“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语文”味道。
一、表情朗读入味
一开课,于老师就展示出不同的表情,告诉同学们表情会说话,让大家学会“察言观色”,这是在为下面的感情朗读打基础。因为初读文言文,一定要读正确,读流利,这篇文章里有人物对话,加上表情更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文言文的特点是十分简练,这是于老师让学生自己在初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杨氏之子》很短,共有55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很丰富,于老师教学生会读文言文,即发挥想象读课文,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字,并结合文本内容一遍又一遍地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如“惠”是通假字,“诣”专门指拜见尊敬的人或长辈。这两个文言字词如果掌握了,就为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初中篇目《愚公移山》和《桃花源记》中还会出现这两个词。
表情朗读如调味剂,能创设一种情境,增加一种趣味,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致,让这道大餐更加入味。
二、咬文嚼字品味
文言文注重遣词造句,于老师深谙此道,在前面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思考:从哪儿看出杨氏之子非常聪明呢?
学生在细读中抓住了“杨”和“孔”两个姓氏,反复品读后,总结出杨氏之子“会听”“反应快”“会说”等特点,显示出他的聪慧。
接着,于老师又让学生深入一步思考:“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们再次走进文本内容,从“为设果”看出杨氏之子不仅有礼貌,而且非常热情好客,端出好多水果招待客人。“夫子”是尊称,可以看出杨氏之子说话很得体,很有教养。“未闻”一词,杨氏之子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说“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不动声色地“回敬”了对方,又不让对方难堪,可见他的教养。
于老师就是这样让学生逐字逐句品读体会,通过咬文嚼字,读出了文中的“话中话”。
细读如文火慢炖,能深入文本,让学生学会钻研欣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细细品味。
三、故事新编出味
阅读经典,学以致用,这才是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于老师课堂的高妙之处还在于让学生分组创编故事,并有针对性的要求,相貌描写要体现出人物的年龄、聪明;动作、对话描写也要写出杨修的聪慧。
学生的创读编写很精彩,这和老师的引导点拨是分不开的,在原文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创新思考,这才是语文素养提升的真实体现。
故事新编环节,看到学生精彩的展示,我们会深深的感受到,于老师的这道语文大餐已经“芳香四溢”了。
整堂课,学生就是在读中学,读中思,读中悟,老师的引导与点拨都恰到好处,助推着孩子们进入一个又一个思维的高度,以读为本,以读促思,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短文长教,言简意丰,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本质。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这才是纯真的语文课堂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