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讲《水浒传》,"智取生辰纲"这一回,依循着网上的课件和各类教案,基本按"分析杨志之智——分析好汉之智——归纳主题"的思路进行备课。
上课过程中却发现有些问题,分析杨志之"智"学生认为牵强,甚认为是反语,课堂上能够感觉到学生的困惑,虽然学生马上跟上了我的思路,但是积极性不高,从他们的角度,在双方的斗智斗勇之中,吴用等更胜一筹,他们的智慧出众是显而易见的,故而从分析吴用之智切入更为合理自然。
静言思之,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心理状态,对一些问题,想当然地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是这节课美中不足的原因。
斟酌之后,我的修改方案如下:
从分析好汉之"智"开始
1. "松林里影这一个人在哪里舒头探脑价望"——充分侦查,故意被发现,引诱吴用等人坐下休息,稳住他们,便于施后计。
2. 假扮小本经济人,卸下对方戒心
3. 卖酒人五次说"不卖",欲擒故纵
4. "劈手一夺,望桶中一倾",巧妙地动作设计神不知鬼不觉讲将药下入酒中,而且当着杨志喝酒彻底打消了其疑心。
过渡:吴用等人的确是智谋无双,最终把杨志等彻底引入了圈套,成功截取了生辰纲。从众好汉的角度,谁能帮老师总结一下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结:通过讲述众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作者表现了好汉们非凡的智慧,赞扬了他们截取不义之财的壮举。
过渡到水浒传主题探究
过渡:小说的原标题是上下结构对称的两句话,"杨志押送金银担,无用智取生辰纲".那么从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来看,我们又能读出什么来呢?
方法:层层设问,依次递进
设问一:杨志有智慧吗?
从杨志自身的言行来看,行事谨慎、精明能干;从吴用等人精心策划额程度来看来(又是故意被发现、又是多次佯装不卖,又是设计下药的巧妙手法,还赔了七车枣子,可算是费尽心思),这也侧面说明来看杨志这个人不好骗,他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设问二:大家是否发现押送生辰纲对杨志而言非常重要?为什么?
(名门之后,看重自己的身份,希望能借此机会立功升官,光宗耀祖;报答梁中书的知遇之恩。)
设问三:押送生辰纲失败,杨志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理想破灭了,可能面临重则脑袋轻则发配充军的命运。
设问四:这样的结局与水浒传的主题有关吗?
不管是底层的平民百姓,还是像杨志这样出身名门的军官,在不太平的社会中,都难以凭借自身的正常的努力安身立命,杨志的结局丰富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因为《水浒传》一课已经在我班讲完,到底我的修改方案是否更适用也无从得知,故与徐老师商量他们班的《水浒传》由我去上,徐老师欣然应允。不由感叹以前实在是思考得不够,这样的好方法怎么早没想到,幸犹未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