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忍者如何进行经理管理
同样是每天8小时,有的人写作,学琴,参加讲座时刻都精力充沛,对世界有用不完的热情;有的人懒散无精打采,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没什么追求也没什么新鲜的刺激,沉湎于自己的舒适区。相比于前一种人,后一种人出现了行为偏差,即自我精力管理不足。
沃尔特.米歇尔曾经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分别给每个孩子一块棉花糖,要求一种是等实验者回来才可以吃,另一个是15分钟后才能吃,这样就能得到另外一块棉花糖。日后跟踪研究,愿意等到时间得到两块棉花糖的人长大后行为表现更加令人满意,很快吃掉的实验者更容易出现吸毒,辍学,打架等行为偏差,心理学上把前一种叫做延迟满足。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人具备更好的忍耐力和自控力,更能对自我的行为进行积极思考和调整。
对付延迟满足的办法
累积兴趣点,就像奖励给学生的积分那样,通过完成任务赚取兴趣点,再把它花在选择的任何事情上面,看看兴趣点是否够用,还可以列出奖励清单,通过时间表的阶段性实现延迟满足。
要提高自控力----你比自己想象的有更多自控力,但必须进行管理。
1. 人之所以工作一天之后容易脾气暴躁,因为一天都处于压制当中,自控力消耗殆尽,到了临界点不及时调节和释放极容易失控
2. 繁琐和重复的决策让人疲乏,例如每天花时间去思考穿那件衣服,搭哪条领带。大师们深谙此道,不愿意为此浪费精力,比如扎克伯格永远是灰T恤,乔布斯清一色黑体恤,没有选择就没有损耗。
绘制自己的精力损耗曲线图,合理安排,将最重要的是放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来做。
3. 计划的谬误: 计划中哪些是切实的估计,乐观的估计,悲观的估计通过不断纠偏刻意练习时间敏感度 。与李笑来老师吃饭,不用看钟表,都能准确的感觉到时间流逝。
4. 认知偏差: 大脑做出的反应并不时时都是正确的,禀赋的效应,锚定效应等容易导致出现认知偏差。比如以购买高出票价14倍的足球赛门票,很难取舍旧衣服是否扔掉。 本能持续关注证明自己的观点,选着性的忽略别人的思考,所以多接纳不同观点,反抗本能和直觉
避免认知偏差10个锦囊:
相信他人及自己;降低期许;豌豆荚;秘密计划;开怀大笑;公开承诺;宽容;柠檬水;慎重决策。
~~~~~~~~~~~~~~~~~~~~~~~~~~~~~~~~~~~~~~~~~~~~~·
学习的四个阶段:
具体的体验,即收获全新的信息,历史,讲座等于旧的链接,
反思观察,RIA,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对自己的影响
抽象概念化,总结出自己的理论,形成认识框架
主动实验:验证假设和想法,填补形成知识体系
你是哪一种学习者?视觉性的?听觉性的?动觉性的?揣分组装或者光看看?找出自己最擅长的最在意的哪一种
常规性学习:
从早起开始(变态闹钟,逼自己清醒)--->冥想(正念:注意力引导能量)--->番茄工作法(潮汐:咖啡馆,雨天状态,变换工作环境,即环境与学习状态相匹配)--->讲座 (记住5%,阅读10%,讨论50%,分享90%--->提前关注课题,与自身意义)--->微课 带回家整理内容和思路---->阅读 (批判性的分析阅读,快速阅读,享受性阅读,与作者对话)--->笔记(才是自己的东西)
写作的五阶段:
1. 思考,阅读与研究结果称部分内容,创作片段,开端结尾,中间论据,金句,笔和纸(便利贴,导图,A4---不用电脑写)
2.写作,根据大纲第一稿 要快,寻求反馈 并不是最重要的阶段
3.编辑,句子,段落,可读性----默念一遍,看是否通顺
4.改写,史蒂芬金:写作就是改写。写完后,以读者的身份进行阅读,增强改写的决心,邀请12个人阅读自己的初稿,每天读别人的作品,然后听别人凭自己的作品,所以分享给自认为安全的人,互相学习
5. 打磨,图文结合,段落,排版,短句分开。
写作四个关键:
主题,核心观点,只此一个
意图,解释意图,好处,溢出
支撑论据,典例,你自己---分段落,分观点
上下文联系,不断片 ----列举大纲,结构,思维(烂尾楼也是宝贵的资源)
坚持---天天写。自觉拥有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能力。
人脑的记忆力分为三种:
瞬间记忆---也叫感觉记忆,受到视觉刺激而产生的短暂记忆
短时记忆---经过选择和维持复述,部分信息得到更好记亿,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通常为对象的5~9个,常用的是串联,组块记忆法
长时记忆---经精确复述与提取,核心信息引导行为反应,得到长期记忆。有宫殿记忆法,框架记忆,模型记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