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千多年前诗僧贾岛去寻访隐者,有人说隐者是贾岛的朋友长孙霞,也有人说是贾岛自己,就隐居在终南山。白云千载空悠悠,贾岛、童子和松都已远去,我们亦不得而知。
从松下寻访,问答之间移步换景至茫茫白云深处 。廖廖数句,看似明白如语,平淡无奇, 实则飘渺悠然,妙在其中,意境高远。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隐者于山林,或梅妻鹤子,或寻仙问道,飘渺无踪,神龙见首不见尾。即寻隐者不遇,松下遇其童子,童子或骑在牛背上吹牧笛,或在修花剪草浇水。童子虽在深山,林深草茂人迹罕至,见外人来亦不卑不怯,对答自如。想来穿戴也奇奇怪怪,模样可可爱爱,胸有诗书而面若美玉,天真烂漫,快乐似闲云野鹤,仝子言不就应该是这样吗?
古人名、字和号是分开的,古代人的名是成年前的称呼,字则是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名是父母长辈起的,字是自己或师友起的,号指则是于名、字之外的自称,也有他人所起。现代人的姓名是名和字合而为一,文人多会起笔名,有故事的人多有绰号。我们就在贾岛的诗里取三个字吧,如在万花丛中取一枝赏玩,如在弱水三千里取一瓢而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我们都深处万丈红尘,然而谁又能看的清楚世事无常?谁又能说的明白天道轮回?谁又能逃的脱这爱恨嗔怨痴?
子言,子言,松下童子能说的清吗?童子的师父隐者又能悟的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