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59天】
今天读《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第四章《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研讨》第一、二两节。
对文学教学的认识
文学作品的读解要凸显生命意识,文学作品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生命。那什么是生命意识呢?对生命的理解以及态度就构成了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唯一的、可贵的;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就是对生命物理特性的理解。不过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与态度还必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维度,即对生命在审美意义上的真谛的理解。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只有表现生命的本质内涵,才具有很久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被视为封建文化的主流,它强调生命的社会意义。不过,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但他也赞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屈原选择死,司马迁选择生都是捍为生命尊严的方式,都属于追求生命本质意义的表现。到了魏晋时期,魏晋士人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哲学从总体上去带了政治哲学与伦理哲学。教材中很多作品都直接间接地表现生命意识,比如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曹操的《短歌行》等等,我们在解读作品平时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且,对外来的作品也应当如此。
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在文学课堂上,唤醒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
感悟生命,首先要敢于破处传统教育的弊端,将长期受抑制的生命意识释放出来。其次,感悟生命,还要把握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意识”的存在形态。大致可归纳为几个方面:1.抒写对生命的敬畏关爱之情。如法国思想家史怀哲《敬畏生命》、刘白羽《白蝴蝶之恋》等作品尤为突出;2.展示丰富的人生形式。如现代作家沈从文在《边城》中构建的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封闭的湘西乡村社会,生活其中的默默劳动的乡民向我们展示的就是纯朴向善的民性,就是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还有陶渊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以及他通过诗作展现出来的生命形式,我们应该用感受体验的方法来理解,不要滑入理性批评的误区。3.抨击各种残害生命的思想、制度和行为。最突出的是鲁迅的小说《祝福》、《药》、《啊Q正传》等,都包含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文学作品的教学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感悟,应为优秀读物的秘密,妙在审美的角度讲就是,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
1.美的积累――要求学生熟读乃至背诵一定量的规定篇目。
2.美在此处――作为教师,首先在备课时就应该把握好读物究竟美在何处;其次,教师应检查学生是否把握了读物的“美”之所在;再次,教师以适当方式指出“美”在此处。
3.美的发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揭示出藏在其中的艺术奥妙。
我国古代文学论早就有重视读者体验,注重多元解读的阐释传统,又有注重探究文本意图的阐释传统。当代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多元有界”。鲁迅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说过,文学应读者的体验不同,个人推见、设想的作品的人物是不尽相同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不会是一个样,但“那性格、言动一定有些类似,大致不差……”一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坚决地、积极地鼓动支持学生的个性阅读、多元阐释,又要大胆地、认真地对那些“越界”的解读加以纠偏。
怎样认定“越界”呢?可以按照混沌系统的相似性原理,与大多数运动轨线不相似,越出了这个“混沌系统”。当然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还必须深入文本分析。创新和越界往往是一墙之隔,一步之遥。戎小捷发明的数学式:美感=熟悉感*陌生感。完全熟悉(陌生感为0)和完全陌生(熟悉感为0)都不行。越陌生又越熟悉,美感“值”越大,这就叫创造。套用混沌学,这叫越不似越似者,越逼近“奇异吸引子”深层内核。
散文教学内容的探索
巴金《灯》的情感教学案例的撰写者陈赣老师这节课设计的不仅是与学生一起学习巴金的散文《灯》,更主要是带领学生走进被誉为二十世纪良知象征的巴金先生,感受巴金这盏世纪明灯的人格魅力,完成巴金“灯”的教学。课堂上以情感为突破口,使学生始终受感情的包围,感染和熏陶。这则案例成功地告诉我们“教师即课程”意味着教师可以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选择语文教材”的线路,依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裁剪,甚至大幅度的增删取舍,重组自己的教学内容。
《羚羊木雕》这一教案设计告诉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阅读、理解课文的兴趣,又让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推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阅读整体感知就是指主体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和逆反课题所负载信息的过程。读者理论认为文本意义的解读没有终极的、圆满的结论,这就说明文本的意义有确定的一面,又有不确定的一面。在《那树》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整体感知以后,借助文本的多义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读诗就是再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的,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诗如此,读散文亦如此。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中,教师以重点词语和句式为抓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与文本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找出词语句式的特点,感受这篇文章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
【阅读记录第289天】
201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