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了尹建莉教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才知道“不可以”是不能随便和孩子说出口的,尹老师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自然而然发育的过程,就像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孩子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特征,需要不同教育方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很用心给孩子买各种玩具、零食,却不曾真正用心的去考虑孩子内心需要什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的时候,人需要精神需求,我们身边孩子什么也不缺,但他们是人,是万物之灵,有思想,有感受,他们需要来自爸妈的肯定、鼓励、信任而不是一味的埋怨、质疑和打压。
记得李玫瑾教授谈起过她和女儿一段对话,她对她女儿说,你看你现在多好,要啥有啥?女儿说,妈妈,我每天都很痛苦,我每天要学习十个小时,而这样生活我要继续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二十年,听到这,教授也感慨道,是啊?我们总是在强调孩子在他童年得到了什么?可是我们却从来没有设身处地从他身上去考虑过,他需要什么?相比我们小时候,在他拥有的同时他又失去了什么?我们没有时间陪孩子,我们就用物质来表达我们愧疚,物质永远无法替代精神慰藉,我们没有给他们爱,他们就不懂的爱,孩子是我们的一个缩影。记得复课那年,我们班转来一个同学,他之前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因为玩游戏挂科太多勒令退学,我们正好一个宿舍,我就问他,为什么会因为玩游戏把课都不上了?你知道我是多么羡慕你们这些考上大学的同学吗?他叹了一口气说,到了大学就感觉世界就是自己的了,自由了,没有人能管的着自己了,不过在那个时候,也不是太想玩,内心总是感觉有个任务没有完成,纯粹为了玩而玩。无独有偶,另外一个同学考了人大,也是因为疯狂的玩游戏导致挂科太多被劝退。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我身上,我的初中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学校以老师的教学成绩为考核标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极其负责,对课堂纪律抓的很严,我们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体育课常常被主课老师占用,班主任常常在自习时间踮起脚尖透过后门的玻璃窗抓说话的同学,抓住了,轻则被叫到教室外罚站、挨一耳光、写检查,重则请家长,效果也立竿见影,坚持下来的同学基本都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一时间,我们学校的老师被家长众星捧月般奉上了神坛。上了高中,不在有初中老师的保姆式束缚,我们长期被压抑的天性突然爆发了,脑海里只有玩,我们疯玩了三年,而和我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来自农村或者非重点中学的学生,他们从不起眼到最后毕业的一跃而起,完成华丽的蜕变,他们从初中就学会了自主学习,而我们就像温室里花朵,未曾经历过风雨的洗礼,也就无法锻炼出坚硬的品格,我们一直在父母的呵护、老师的监督下学习,我们没有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反而越是束缚的越是想拥有的,一旦没有枷锁,我们迅速沦陷,最后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不得不回炉重铸。费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他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他们会以更加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如果孩子在他玩的年纪做了他本不该做的事,对他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请给孩子一个情绪表达的借口,这样他们的人生才能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三餐有汤,为了各种目的,我们牺牲了与爱人在一起的浪漫、牺牲了与孩子共处的快乐、也牺牲了陪伴老人的幸福。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喘不过气,细嚼慢咽的吃饭时间也弄得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没品出滋味就咽了下去,我们的生活如同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中那些围栏里的猪,每天吃着精心搭配的饲料,看似每天都在拼搏,每天都在进步,实际增长的是你的“体重”,与智慧无关,到死也离不开贪嗔痴,是不是作为人类社会主宰的我们也会沦为一定阶层的猪,固化的思维方式,认识的世界里没有突破三维激情,到点了吃饭,吃完饭,睡觉,饱满了,等成熟了,进入了屠宰场,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旅程。
郑强教授在很多公共场合都在呼吁现阶段的教育是对男孩的一张阉割,男孩一般心智成熟比较晚,相比于同龄女孩要晚两到三年的时间,男孩子在同龄人相比总是显得很幼稚,心智的打开需要一个几年甚至十几年很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家长贴心的守护,就像昙花一样,盛开只在一刹那,过程却如此漫长。有些家长一方面对老师说,你怎么不布置作业!一方面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个题都不会?其实,我们应该反思,我孩子为什么这个题不会,是他本来就应该不会,还是他应该会而不会?他是课上没有听明白?还是心情不好没听课?还是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想让他茁壮成长一方面又迫不及待揠苗助长,我们恨不能一天给他浇三遍水施五次肥,我们急切的希望他变的强壮,变的懂事,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努力出我们很爱他的样子,我们为他做这做那,我们能满足他全部都满足他,无论物质还精神,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受一点伤害,甚至不想让他感到一丝尴尬,我们总是生硬告诉他们不要这样说话、不要那样乱跑、不能玩游戏、不能打架、不能玩水,要背古诗,得学好英语,得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他越长大,我们害怕,害怕他的表现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害怕他不在受我们所控制,害怕他出意外,害怕他没有朋友,害怕他受伤,害怕他突然死掉。
教育是一场言传身教的过程,你梦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子,你就要什么样子的人,你在用心做自己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塑造榜样的过程,让孩子和榜样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自然而然拥有这样品质,也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想让孩子成为科学家,自己就要硬着头皮去学习那些的知识,带着孩子一起在科学的海洋里从“拾虾捡贝”到“出海打鱼”,这过程中既要经历生活中万般辛苦又要忍受孩子成长过程中零零种种,孩子点滴的变化有时会让你欣喜若狂,也有可能会让你百度抓狂,直到孩子拥有了自主能力,犹如傲视苍穹的雄鹰,一旦羽翼丰满,一跃而下征服整个世界!一切看起来是那样顺其自然,整个过程漫长而如履薄冰不能有一丝懈怠,有点像北太平洋洄游的大麻哈鱼,倾其一生只为一个目标,又有点像曹雪芹的红楼梦,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孕育十年,先后增删5次,后人读来字字皆是血。
教育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是不断对自己生活理念、人生观、价值观纠错改错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生态家庭,每个原生态家庭都有不同的生存法则,每一套生存法则都有他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家庭底色,时代特征是共同的,家庭底色则是各有千秋。就比如说,我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爸爸妈妈打骂中度过的,当时的小朋友,基本都挨揍,上学的时候,为什么挨揍?是我们经常聊一个话题,在学校捣了蛋,老师揍完,家长还会被叫到学校,回到家又是一顿揍,老师永远是对的,孩子永远是错的,打一次不听就再打一次,从另外的角度来讲,确实淬炼我们这一代人的性格。而现在孩子,家长也不在一味打而了之,因为他们有文化,他们摒弃了父辈留下教育法则,通过育儿专家的书、心理学家的嘴、同龄人的交流和自己的摸索。1岁到3岁要“施恩于他”,尽量满足他的所有要求,3岁到6岁要“立威于他”这个时期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还有一种家长,孩子一犯错就揍,甚至不论对错,看孩子不顺眼也揍,我认为,孩子犯错永远都和家长脱不了干系,我曾经也是一个“棍棒之下出孝子”坚定的信徒,甚至执迷于用暴力解决孩子一切不良的习惯,直到有一天,一个同事告诉我,一个仅几岁的孩子,你打他,他只记住了疼,他知不知道为什么挨揍?樊登从科学的角度讲了一个不能打孩子原因,两个成年在打架的时候,两个人的肾上腺素是在增加的,打完之后,无论成败,两个人的肾上腺素都消失了,但是当我们打孩子的时候,打完孩子,我们的肾上腺素消失了,孩子的肾上腺素并没有消失,这样每次挨打就会给孩子体内积攒下一定的肾上腺素,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喜欢动手的原因之一,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长期下去,这样的孩子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比较倾向于暴力,以致成年之后,无法控制情绪。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当你把孩子当垃圾桶的时候,孩子承载你情绪的负面,你稍微一瞪眼,孩子就战战兢兢,长期下来,孩子就会暴躁、不安、孤僻、自卑。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越来越像你嘴里不想要的那个人,可是你老了,你就成了孩子的垃圾桶,孩子就会把生活、工作、家庭中的种种不如意都倒给了你,百般滋味自有自己品尝,所以请善待你的孩子。李教授曾经呼吁,三岁之前,孩子的母亲不要上班,全身心的照顾孩子,孩子在爱的襁褓中长大,他感受到了来自家庭满满的爱意,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了亲密的依恋关系,他对世界充满感恩, 他长大之后就会善待整个社会。
有人说,培养出来一个贵人,需要三代人,从尹建莉教授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幼年的家庭就是那种很温馨的,充满爱,有涵养,有知识的家庭,所以她会给孩子创造出一个更好家庭环境,因为被给予过,他懂得那种爱的美好,所以她也愿意付出,李玫瑾教授的书中多次提到他的母亲,我们也可以看到母亲对她一生的影响,两位专家童年的美好回忆,无一不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一个回到家就各顾各的看手机的家庭不会培养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孩子是一张白纸,没有是非,没有偏见,我们给他创造了什么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人,我们总是在不自觉被身边的家长带到竞争的赛场,我们对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要求,我们一方面深受原生态家庭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自己学识、眼界、格局、理念的制约,我们总想把孩子教育好,按照两位教授的路子走,可是我们还是忽略了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只有用心去聆听、我们的孩子长时间局限于我们的认知,我们也至于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