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做创新类、探索类事情,实际上就是找到合适的方向并设计出合适的产品。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为0,尤其是在做创新方面的事情上,所以有些可以说的话。
对于创新类问题,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便是不清楚标准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我们要做市面上最好的课,但很难说清楚市面上最好的课是什么样的,是课程讲解过程详细,还是例题设计的好,抑或给学生提供非常精美的讲义?这些都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说,前段时间很多时候都像是戴着眼罩在前行,不清楚课程产品的走向应该是什么样的,总是东边走几步,西边再走几步,然后再往南边走几步,就这样摇摇晃晃,来回走着。做了很多事情,却没有什么成效。
现在再回头看这件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方向。实际上最初的做事思路可以是这样:把市面上相关的产品都研究一遍,选出5个适合与我们产品较相似的产品,然后再对这五个产品进行分析,从中再挑选出三个产品,分析每个产品他们都分别解决了学生的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在哪方面没有做好,如果做的更好,他们还可以怎么做。将这些分析清楚之后,就大概知道了自己的课要往哪个方向走。然后再列出一个自己要解决问题的清单,对他们进行优先级的排序,利用控制变量法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
再看原来的那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之所以是这儿做一点,那儿做一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计划和方法。比如说,今天我就是要解决A问题,那么我便要开始思考解决A问题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如何解决A问题。然后就一直解决A问题,不解决完成不进入下一个问题,这种方法看似效率很低,但实际上一次只做一件事会很有效地解决问题,集中力量办大事嘛。
所以说,当在做一件创新型的产品时,第一件事是进行市场调研,弄清楚市场上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目前都采用了哪些方案解决这个需求,做的最好的产品时什么样的,为什么做的最好;第二件事是挑选出市面上最好的五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比如说,解决这个需求的路径有五步,那么每一步都是在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第三件事是分析哪些模块自己可以借用竞品的,哪些模块是竞品做的不好而自己可以利用自己的特点做的好的;第四件事是重新思考自己解决这个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做到什么样的标准自己就算可以解决问题了(此处先不思考成本和效率问题);第五件事是思考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列一个问题待解决清单,然后一个一个地突破。
而在进行每个问题的突破时,对竞品的分析和对用户的调研是不可少的,当有了一个解决方案时,一定要有可信度高的数据进行支撑,否则这个方案只是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