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在百度上搜著名的朗诵篇目,就搜到了《青衣》,但是却没看也没有读。今天的朗诵,正好在全民K歌里遇到了《青衣》的配乐朗诵,于是就读了起来。
第一遍跟读,就已经把我带入到故事里边了。筱燕秋,曾经用自己的生命成功扮演了嫦娥这一角色。那时候,她就是嫦娥,独一无二的嫦娥。直到她的学生春来的出现,从春来的身上,她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春来是如此的优秀!结果,她在不知不觉中老去,而春来又走进了观众的心,成为了大家认可的嫦娥。
筱燕秋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是她却始终不减心中对事业的那一份热爱!她自己给脸上打好底色,然后,请化妆师给她调眉,包头,上齐眉,戴头套,镇定自若。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去。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了剧场门口,站在了路灯下面,她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已给自已数起了板眼,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簧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戏场门口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她要给天唱,给地唱,给她心中的观众唱。
在跟读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故事的内容意思。第二遍该自己去读了。怎样才能读好呢?入情入境!
筱燕秋的告别演出轰轰烈烈地结束了,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地失去自已挚爱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巨大伤痛,而我们从筱燕秋的微笑中看到了她的释怀,看到了她的执著和期盼。
生活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失望在先,希望在后,有希望就不是悲。
是啊!这是筱燕秋的人生,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由最初的寻找,到柳暗花明,找到自己的挚爱,然后为之去努力,去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再然后,当自己的身体老矣,不再蓬勃,不再昂扬,切身地感受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下一代的身上,看到希望。
筱燕秋的心路历程,我在今年暑假体会格外深刻。信阳罗山听课听演讲,舞台上的精英老师,比我年龄小的大有人在。刚入职两年的王睿,她游刃有余,与学生高度融合,课堂有板有眼,可圈可点。让我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一般的风采。端端老师的演讲,谈读书收获,谈教学金点子,让我大有收获。昨天的洛阳市统编版教材培训,会上做课的老师竟然全部都是年青的,二三十岁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理念先进,能依标扣本,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看着舞台上的一个个小妹妹,我似乎也想到了:我些舞台也早已经不属于我了。但是,我的心里马上还会升腾起另一股力量——讲台是永远属于我的!
在年青一代的身上,我看到了课堂的希望,看到了教育的希望,我也愿做一粒默默学习的沙子,在课改的洪流裹挟中,向前,向前,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