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了几件儿子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猛然发觉,成人社会的欺凌、排挤、孤立、鄙视,已如沙尘暴般,悄悄蔓延到了幼儿园的上空,连幼儿园都不再是纯真的净土。
事件一:大班一个男孩威胁同班同学:“你明天必须买个溜溜球给我,要不然我把你从窗户丢下去!你不许告诉老师和爸妈,要不然我收拾你!”对于成人来说,一定嗤之以鼻,认为这本身就不具备实现的可能,可对于不具备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可能觉得天都快塌下来了。被威胁的同学不敢告诉别人,却神不守舍,独自在校外培训班哭泣,被校外培训班的老师发觉后,多方引导,他才说出真相。
听起来好像新闻里的校园霸凌事件,但发生在自己儿子身边,而且还是天真烂漫的幼儿啊,实在让我感到一阵透心凉。
事件二:同事的女儿读中班。她回家跟妈妈津津乐道:“我们班的女生都听我的,有两个女孩子总是自以为是,我就让其他人都不跟她玩。”
五岁的孩子已有了强烈的控制欲和权力欲,会用排挤的手段对付不听话的同伴了。这到底是人类的本能,还是从成人社会浸染而来?
事件三:朋友小孩就读幼儿园中班。她说舞蹈班的小朋友,每个人带的零食都会分享给其他人,除了一个女孩外,因为那个女孩是她们班跳舞最差的,“笨手笨脚的,都不喜欢她。”
因为技不如人,受人轻视,没本领的人到哪都被鄙视,不要以为幼儿园就没有形成鄙视链。
儿子已快六岁,是大班的同学了,但天真幼稚的儿子对身边这些浑然不觉,或有细微的感觉,也不知道如何表述。我望着纯真无邪的他,不知道如何把已发生在他身边的一切变化告诉他,还是继续让他保留一颗赤子之心?
思来想去,我觉得父母无法永远给儿子铸就一副坚不可摧的盔甲,也无法总是给他预演可能发生的不幸。我们替孩子挡在门外的残酷,生活迟早会还给他们。所以,与其把孩子层层包裹在我们自为是的保护里,不如早一点适度放手,让他们接触这个复杂的世界。疼痛,只有自我感知后才会有深刻的反思,也只有具备这种反思能力,他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愈加坚强勇敢与独立。
首先,作为父母,应该给他无条件的爱。孩子形成高内聚性自我,就更有力量经受挫折的惊涛骇浪,爱是内聚性自我的粘合剂。当他人生的帆船遇到风浪,他随时可以返回父母爱的港湾,他便拥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力量。
其次,我应该尽量少干预他与小朋友的交往,让他浅尝同伴间排挤、孤立、嘲笑的苦辣,作为父母,我再引导他思考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与人的冲突,学会在自己的欲望和他人的关系中寻找平衡点。
还有,我应该教会他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让他的一颗赤子之心裸奔在无情的世间风雨中,因为善良不等同于软弱。
我学习总结了几点少儿防欺凌的宝典:
第一,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声的喊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对的。”
如果对方继续打或者抓住自己,按住对方的手,把对方的手从自己的身上剥离,并迅速离开,确保不会有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对方继续追打或者场面不可控,立即寻找身边成年人的保护,可以是老师、家长,或者管理员。不一定在每次有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求助于外力,但需要让孩子明白,当自己的能力无法应对时,老师和家长,都是可以保护他们的力量。 而且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回击别人欺负时要注意分寸,如果欺负停止了,你的回击也要停止,不要造成主动的攻击和伤害”。
第二,告诉孩子,在任何场合,一定要有一些好朋友。真正容易被欺负的人,往往都是孤立的。只有融入了集体之中,才拥有了震慑危险的力量。
最重要的一点,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告诉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