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首页揭示了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见下图:
单元导语定下人文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
语文要素定下单元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下面正式进入课文: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抓关键词、借助注释、想象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事物各有各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了解诗的大意。
②难点: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古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说在教学过程前的话:
先看课后习题,结合语文要素,提取试讲内容的方向。如本文习题:
1、说说你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诗的理解。
答:诗句意思是: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该句诗运用了对比写法,写出了二者的长处与不足,借此告诉了我们人各有所长,要互相欣赏,懂得取长补短。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同学们,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那雪和梅一较高下的话,谁会取胜呢?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谈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雪梅》对此就有描述。让我们去看看吧!
2、初读课文:
提问: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精读课文:
提问:诗人笔下谁和谁在争?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彼此“未肯降”
提问:它们能争出高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提问: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宋代卢梅坡的这首咏物说理诗,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5、作业: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梅和雪会怎么争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