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勒布在他的《利益攸关》中提出了一个刷新我的三观的观点:信仰宗教不是非理性的行为,而是理性的选择。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非理性呢?按照塔勒布的标准,如果一个东西对你的生存构成威胁,你还相信他,这就叫非理性。但是如果你信的东西有利于你的生存,即使它是不真实的,你选择它也可以说是理性的行为。
我们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人信教,那么,信教到底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呢?著名哲学家帕斯卡曾经指出,假设上帝有50%的概率存在,那么我们信教的数学期望就等于无穷大乘以50%减去世俗的享受乘以50%,结果等于无穷大。
也就是说,即使上帝不一定存在,但是因为他存在的好处实在太大,所以你也应该赌它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教的原因。我们许多人信教,其实信的不是上帝,信的是上帝带来的好处!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信教其实是一种利益的计较,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另外,塔勒布在书中还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在佛教中有一条戒律,就是僧人在野外喝水必须用布把水过滤一遍,因为“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
这条戒律的出发点是因为众生平等,所以不能杀生,但是这条戒律在客观上却保证了僧人的健康,提高了僧人在恶劣的环境下的生存几率。
其实,佛教中还有很多的清规戒律,比如,不能吃荤要吃素,不能饮酒,不能好色,不能发怒等,这些戒律其实为僧人提供了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宗教里面还强调打坐、冥想、练功,这些对人的健康其实都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宗教不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而是一种“不自觉的理性行为”。
我母亲以前在农村里面,每年都要随乡里的老人们去南岳烧香拜佛,连续去了九年。当时我无法理解,觉得她们是搞迷信活动,我母亲却非常虔诚,每年必去。我们一个都不能说服另一个,我们也无法真的去理解对方的想法。
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我母亲每年都要去烧香拜佛,一方面是为家人去祈福;另一方面,这其实是一次集体性的、有组织的活动,也可以理解成是一次短途旅行,可以短暂的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身出来,让自己能够跳出生活来看生活有更多时间去反思生活,这样更有利于调整心态,保持活力。
对于大多数信教的人来讲,宗教已经不再仅仅是关于信仰,而是一种组织方式,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宗教的真正价值在于给严肃对待它的人提供了一个不自觉的但又符合理性的生活方式。
以后不管我们自己信不信宗教,我们都不能盲目的去批判宗教。因为信教的人所信的那个宗教与我们所批判的那个宗教,其实风马牛不相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情。我们所批判的那个宗教,其实只是我们自己凭空树立起来的一个“稻草人”。我们以为他们是在搞迷信活动,但是对于信教的人来讲,宗教其实能够带给他太多的东西,他们其实是做出了理性的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