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300天”是指,第二期“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准确的时间是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6月6日,当然这个时间段是310天,其目的是让偶尔忘记打卡或确实忙不过来的挑战者留有10天的空隙。时至今日——2022年5月30日,挑战赛已是进入预留时间倒计时8天,当然,我的打卡已是295天,也就是到6月6日挑战成功,已是指日可待之事了。
在这样的时刻,为了完成五月份的两千字精品文,写下这样的文字,同时也是对即将挑战成功的300天做个复盘,也即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精品文任务,也是自我的需求,很有必要。
首先说一下“挑战300天”是啥回事——“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是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发起的,每年7月21日开启的的全国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衍生出的网络写作挑战活动。
“挑战300天”的任务:每天一记录(500字以上自由写作),每月一精品(2000字以上主题作文)。我们的标准动作:写文(推荐简书)+挑战群中接龙(字数、题目+链接)+“教育行走一起写吧”小打卡圈打卡(字数、标题、内容)。每月精品文还需要登记在腾讯文档(链接入口查看群公告)。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线下的夏令营活动,还是衍生出来的线上写文挑战赛,均为“民间的”“草根式的”“非官方”的活动,自愿参与,不收取费用。当然线下的夏令营活动需要一定的“资质”,毕竟是免费的公益研修活动,两位发起人还得向有教育情怀的“有钱人”伸手“化缘”,如果不需要参与者的“资质”、没有名额限定,“粥”肯定是满足不了“僧”的。
由于疫情原因,2020、2021两年的线下夏令营活动无法举行,不得已改为线上活动,在2020年线上夏令营活动结束后,也才衍生出了第一、二期“300天挑战赛”。
第一期“300天挑战赛”于2020年了9月开启,我没有参加,主要是没有勇气参加,第二期“300天挑战赛”于2021年8月1日开启,我鼓起勇气参加了,简单复盘如下。
(一)忐忑又“深思熟虑”中参与
在演练打卡期间,有一天我写了一篇题目为《我艰难的按下了这个“确定键”》的打卡文:今天是2021年7月26日,我正式加入到“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第2期挑战300天日更活动。大概是2020年9月,“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第一期挑战300天日更活动开启时,我也就关注了这一活动,当时很是犹豫,犹豫的是参与还是不参与。一年来,我一直关注该项活动的进程,这个“关注”的过程,说到底还是一个犹豫的过程,犹豫的是自身到底能否坚持?犹豫的是自己的“文字”到底能不能曝光?犹豫的是……总之,很多很多。
昨天,也即2021年7月25日,我再次关注了“醒走者”“小尘老师”这两个公众号,关于“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第二期挑战300天日更活动的公告,并在忐忑中尝试性的联系了该项活动的负责人小尘老师,小尘老师随后给了我一连串的回复。经过一天一夜的徘徊、考量,今早,索性按照小尘老师提供的方法获取了自己的简书昵称和主页链接,随即给小尘老师发了过去,申请自己的挑战编号。拿到挑战编号,入微信群、修改微信群昵称、设置打卡圈昵称……
正式打卡第一天(2021年8月1日)的打卡文写到: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今天我要说:“艰难的开局,或许更是成功的一半。”
今天是2021年8月1日,我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也是第二期“教育行者一起写吧”挑战活动的第一天。于我而言,也是二宝出生的第二天,第一期挑战活动都没有参加的我,在二宝出生的时间节点,参加第二期挑战活动,不难想象,这个挑战,除了挑战,还是挑战。
昨晚,二宝出生的第一晚上,也就迷迷糊糊的睡了两三个小时。这个睡眠时间,还是在岳母和14岁的长子跟我同在医院的睡眠时间。
今天早晨,在医生查房的脚步声中,迷糊中醒来。洗漱、把孩子抱到婴儿浴室洗澡、体检……一连串的动作完成以后,到医院食堂打早点的时候,已遇上其他人吃中午饭。于是我们早点和中午饭也就二为一。
中午,顾不上午睡,在东城医院的我,驱车跑到10公里外的西城,办了一点事,顺便给媳妇买了一点用品,匆匆赶回医院和一家老小吃下午饭。再在到医院门口买药的间隙,浏览了第二期“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微信群,已有40多位挑战者在群里接龙,于是坐在道旁的石头上,写下这段不成文的文字,算是第二期挑战活动“艰难开端”。
其实,这种“艰难”,头几天在考虑是否参加的时候,也就有过想象和考量,也有过犹豫和恍惚,但此时,我还是坚信,“艰难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从两篇文章不难看出,这样的参与,于我而言,艰难程度不言而喻。
(二)挑战过程中事物繁杂,本人还心多意多
在“300天挑战”过程中,繁杂的工作任务不说,我还参加了五天的“有声演播训练营”,35天的“自媒体创作训练营”等一些工作之外的活动,加之工作的繁杂、二娃的缠身、老人的照管,300天的文章质量可想而知。
有时因为工作过于繁忙而忘了打卡,印象中2021年8至12月,就是每个月都是少打卡一天。有时临近晚上12点才匆匆忙忙在慌忙中打卡,导致很多文章写成“读书笔记”,好在即便复制为“读书笔记”,我都进行了修改,检索了重点和自己的认同点。
这个过程当然也有不少收获,比如知道了习惯的养成养一般需要30天,并且这30天可以分成三个不同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根据不同的阶段的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
反抗期就是从第一天到第七天,这个时期习惯引力的作用很强,最容易放弃,失败率达到42%。
在这个阶段,因为习惯引力的作用,身体的抵抗力是非常强的,面对强大的习惯引力,我们就像在疾风暴雨中行进,很艰难,特别容易放弃。
为了顺利度过反抗期,我们需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只能选择一个习惯培养,如果选择两个习惯同时培养,习惯引力也会同时对这两个习惯起作用,你的身体一看这么多威胁来袭,也会很警觉,它的抵抗力会成倍增加。
.第二个原则就是,制定行动规则一定要简单有效。如果你的行动规则太复杂,你做起来就会觉得麻烦,很难坚持下去。
第三个原则就是,不要太在意结果。在学习初始阶段,你要轻装上阵,不要总想着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只要去做就行。
如果你过于看重结果,可能会打乱你行动的步调,扰乱整体节奏。
当你的才华支撑不起自己的野心,你只有潜心学习。所以,我们在培养习惯的反抗期,可以暂时忽略结果,只要坚持行动就好。
(三)“挑战赛”带来诸多思考
300天挑战赛,有收获、有迷茫,更多的是一些人生的思考。
首先是认识了不少外地的教育同行者。一个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走得远。有了“一起写吧挑战赛”,我们就不约而同形成了一个专业发展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的成长就是站在集体的肩上飞翔。
我被这么多痴迷于这个非官方的学习共同体的人所感染,也被这个共同体的教育情怀所感化……
其次,在这个信息爆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重的时代,我们需要挑拣信息,需要“驻足聚焦”、需要偶有的“清静思考”和“歇一会儿”……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被“浮躁”同化为“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