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跟着读写营的节奏看完了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这本书,感触颇深,他的文字,纯朴,真实而且很有深度,感人又引人深思,看完之后,深受启发。

比如他写母亲

他写母亲,写合欢树,写秋天,写那个偷偷跟着去地坛找儿子,看到儿子好好的又偷偷地回去,写那个为了让儿子有勇气活下去,四处去帮他找工作,写那个看着儿子在家发脾气,母亲在旁边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在旁边安慰他:“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写母亲受着重病折磨的时候,忍受着痛苦,想着北海的菊花开了,要带着儿子去看,那次儿子同意了,母亲开心地像个孩子,说起小时候带她去北海那些开心的事,说出跑啊跳的敏感词,又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悄悄地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每每想到这些画面,就为之动容,眼眶就会忍不住流下眼泪,母亲那无声的爱,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唯有真实最打动人。

比如他写墙

他写的《墙下短记》里,其实就是写人的命运,人的苦难,上帝给人设的种种限制。对于正常人来说,作者的经历是不幸,在生命最好的季节里,命运不仅收走了他的双腿,而且病魔一直缠着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无法接受,与之对抗,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抱怨命运的不公,他坐着轮椅去地坛,在四处无人时,对着惨败的围墙,用拳头击打,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

他慢慢想明白,命运是必然也是偶然,无法改变,苦难是人的生存本身就需要它,所以只能接受,接受天命,接受苦难,接受残缺,接受墙。读到这些时,我有一种释然感,他通过自己去寻找答案,也给了我们答案,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与苦难。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圆满的生活,对于我们在通往前进路上遇到种种困难,也要学会去接受,并超越它。

又比如他写生死

一个人肯定是遭遇到了一种很绝望的境界,才会想到死,但一个人肯定要把死想明白才能更勇敢去面对死亡,更加积极地去活。也许这就是向死而生吧。以前看《三毛传》的时候,说她小时候就喜欢一个人呆到坟墓那里去玩,我不能理解,多可怕啊。死这个命题,我一直是持逃避的态度,因为它曾给我带来过痛苦,不曾再去细想这个问题。但看了《我与地坛》后,看到作者在痛苦中醒悟,并告诉我们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是每个人的终点,是生下来就知道事,是一件并不着急去做的事。我好像更懂了,真正去面对它的时候,却发现生的可贵。

最让人触动的是,作者用他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一边与病魔纠缠,一边写作,他还曾调侃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贫穷再一次限制了我的想像,我不知道这需要多大的耐力去完成,当我看到书中说,他有时候写两个小时就体力不支,看不了多久的书就会疲惫,但他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生命的价值 ,就像他说的一样苦尽甜来才是关键的好运道。在《好运设计》里设计给那个好运的人一场大病后恢复了喜悦:“你本来想只要能走就行,可你现在又能以九秒九一的速度飞跑了;你本来想只要再能跳就好了,可你现在又可以跳过两米四五了,你本来想只要还能独立生活就够了,可现在你的用武之地又跟地球一样大了。”

我想他深深地体会到生的可贵,才会忍受身体带给他的不适感,还坚持把他的生命之歌倾注于笔下,把那些曾经一直困惑他的,也同样困惑我们的问题,把它写出来,并剖析,给予我们答案,让我们受益,鼓励我们好好活,活出自己。

说句实话,看完这本书,不止一次感叹自己的幸运,一直在问自己,余下的日子怎么活?像作者笔下的B老师一样,在艰苦的时代活出饱满而五彩斑斓的生活;或者像梅娘一样,在那个压抑的年代,自己为自己歌唱,活出自己内心的丰饶。虽然时代不一样,但他们的精神值得学习。所以从现在起,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爱家人,爱生活,不浪费时光,勇敢去面对困难,去做些有意义的事,就像书中说的一句很有力量的话——人活一天就不能白活。以此鼓励自己!

最后特别感谢读书营,让我遇见好书,遇见可爱的老师和同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总共分为三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
    amilymeimei阅读 3,987评论 1 3
  •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一公众号看到一个读书的笨方法:读一章节,写上一两千字的读书笔记。读了写,写了继...
    江子恩阅读 4,037评论 4 16
  • 《我与地坛》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多年前从一个高中同学那里,说是他正在读的书,不记得那时有没有找到过这本书,可能找到...
    Knowingisbeing阅读 2,924评论 0 0
  • 第一次看到《我与地坛》这本书是在微信推荐的书单上,之所以会注意到这本书是源于这本书的封面下面有一段描述作者...
    热气腾腾地活阅读 4,580评论 0 3
  • 上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不满二十岁。那个时候除了觉得文笔非常好,没有其他任何印象了。 这次隔了这么多年再来看,好多...
    最可爱的靖靖阅读 1,059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