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第一段,从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也是很多教师参加培训最真实的声音:我来,就是想要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为了来听些有的没的大理论!而这或许就是我们浮于问题表、、面、的原因——缺乏理论指导,还不学理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没有脱离理论的方法,也没有脱离方法的理论。正如我们政治中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补充理论。如何理解真的比如何做更重要,我们前面追求管理学生的有效之策,殊不知学生不同,环境不同,使用者不同,有效之策也未见得有效。所以,我们还是该耕耘理论,潜心研究,在理论根源中寻求千万种解决之道。
第三段开始作者浅谈了当下教师的阅读弊病:一不重视阅读,二浅阅读,三不会读,四知行分离,五缺乏长久沉浸。我们不禁反问一句阅读对于教育教学真正有多少价值,那么多书,该读什么呢?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当没有解决办法时我该做什么?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谈阅读的价值和读什么才有意义。因为因为不注重阅读,许多老师止步于经验型而无法成为专业性。他们习惯依赖旧有的经验,慢慢滋生了心里惰性和保守心态,不喜欢变化,对新事物反感,削弱了应对新环境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突破舒适区去肯读一些有难度的,不喜欢读的书。
做成一件事,不论是进行一项教育改革,还是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都需要一种内在深刻的领会。没有这种深刻领会,思维就容易肤浅、散乱、疏漏,而这种领会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清楚的,除了海量阅读,还需要时间专注、沉浸,体验、顿悟。 教师专业阅读是一个长期的修炼之旅,是一个与写作实践融为一体的精进之路。要真正理解阅读,根本处还在于回答我为什么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