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2022年秋】课标问题十二: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2022年版课标新增内容,阅读新课标42页到46页,思考两个问题:
1.学业质量的内涵是什么?
关于学业质量的内涵,《课标》中给出的解释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纬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具体刻画。英语学业质量标准以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及其学段目标为基础,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英语学习的进阶情况,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描述各学段学业成就的典型表现。”
个人理解:学生在经过阶段性、渐进性、较为系统性的语言学习以后所达到的水平,就需要显性的检测手段来检验。当然,其检测标准肯定要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语言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文化意识(比较中外文化异同,跨文化交际能力,加深中华文化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思维品质(罗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学习能力(主动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学会倾听、乐于交流,学会合作探究,反思与评价,自我管理,提高效率,乐学善思)和学段目标(1.语言能力:感知与积累,习得与构建,表达与交流;2.文化意识: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3.思维品质: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4.学习能力: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来进行,并结合课程内容(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各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的提升情况,以学习结果输出的形式考查学段学业水平及表现。
2.结合你所教学段、年级,请逐条解读本学段学业质量描述。(思考我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一问题?)
由于开学带七年级,故以三级(7~9年级)学业质量标准描述来尝试进行解读。
1.从输入角度来说,学生经过阶段性学习以后,要能听懂与相关主题有关的语篇,并借助关键词(key words),通过看图片来retell语篇内容(说)。(语言技能:听说)
2.充分利用语篇提示和相关先验知识,合理预测内容的发展,并合理判断话者身份关系,揣摩其情感、态度和观点。(思维训练)
3.充分利用视觉(看)功能,捕捉信息,理解多模态的语篇信息(如广播、电视节目、各种视频资源等)。(语言技能之看)
4.通过相关主题的图书、影视作品等获取中外文化有关信息,比较文化异同(文化意识)。
5.能有效借助构词法(初中常见的有派生法、转化法、合成法、缩写和简写)知识推测语篇中新词的意思,增进对语篇内容理解。(词汇知识之词法知识)
6.恰当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skimming,scanning),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梳理语篇内容,理解大意。(学习策略之认知策略)
7.对较长语篇材料分析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合理推断隐含信息(inferring),表达个人看法,合理质疑,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学习策略之认知策略,进阶理解语篇,思维品质)
8.朗读相关主题语篇,连读、停顿自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言知识之语音知识)
9.根据具体的交际语境,进行口头交际,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语言技能之表达性技能)
10.选择恰当词语、句子结构和正确的时态,通过口语或者书面语篇描述,介绍人和事物,表达个人看法,表达的意思清晰,言语通顺。(语法知识之词法和句法知识+语言技能之表达性技能)
11.能用所学语言,通过语篇(口语\书面语)介绍文化现象,语义基本连贯。(语言技能之表达性技能+文化知识+语篇知识)
12.能讲述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杰出人物故事。(语言能力之表达性技能+文化知识~文化意识)
13.能作用所学语言,正确和较为规范的进行书面表达。(语言技能之表达性技能~写)
14.参照范例,仿写简短的文章前段,语言准确,表达意思得体。(语言技能之表达性技能~写+语言知识+语篇知识)
15.利用已给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对现有语篇进行补充、续写或改写,语言要基本准确。(语言技能之理解性技能~看读+思维品质之创新思维+学习策略之认知策略)
16.长于资料获取的多渠道化,并尝试归纳素材中的语言和文化现象,从不同角度分析。(学习策略之元认知策略+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17.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英语活动学习,与班级同学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策略之综合运用)
引发思考,通过逐条解读分析,就会发现学业质量的考查描述具有进阶性,层层推进,从课程内容单一要素考查到课程内容各要素两两结合,最后到综合性考查课程内容要素和核心素养要素的结合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