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L、1毫升的实际意义。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在学习面积单位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并熟练感知它们的实际代表物体,这个感知一定是充分认识的、彻底理解的。是在学生头脑中有模型的。接触一个新的单位与旧知识难免会有一些混淆、所以充分感知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感受、理解、认识是一脉相承的。
注重前后的学习关系的关联:
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体积和容积;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及换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课堂注意知识前后的连贯性,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让学生自主总结特性及应用。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是空间之间的转换,让学生建立相应的模型是非常关键的,每一个单位的代表物体学生也要是有概念的。从本质上理解运用转换,对内容的层层递增,在课堂上突出重点,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难点,课后作业就游刃有余,轻松驾驭。最后将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就起到了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