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癸卯年春节悄然到来,充满吉祥,孕育希望,驱散着阴霾的春联,一夜之间,遍布北国南疆,红透了大街小巷,让过年的味道浓郁到高峰。
大概是黄金读书季无书可读的原因吧,那千古流芳的唐诗宋词,在校时似乎从未接触,即便后来求得《千家诗》、《新选唐诗三百首》、《唐宋词选注》,还花了不少的时间阅读、背诵和思考,皆因“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对诗词的格律始终是似是而非。对现代汉语尚未完全理解,又怎能去弄懂弄通古诗词的韵律?于是,对对联就成为我今生之痛,成为望而生畏的难关。
人云,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因为一知半解,就更放不下。加上生长在农村,那时农村里的文化活动,几乎都是空白,除了春节期间的撑彩船,加上偶尔才有的舞龙舞狮点缀,品春联就成为我每个大年初一的重要活动。
只是那时,整个农村读书的人都不多,能自创春联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寥若星辰,绝大多数人都是到集市上采购。集市上的春联自然是通用的喜庆联,不说是千篇一律,也属于大同小异,让你产生“年年岁岁花(联)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联想,毫无新鲜感。村子里如果有人自创、自写春联,那一定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吸引众人的眼球,成为当年的“网红”。
我所在的村子就有位奇人,他不仅坚持年年自创、自写春联,其内容还很有针对性,犹如春晚的小品一样,将当年农村的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呈现在乡邻们的眼前。春联文字精悍,内容易懂,很适合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村民阅读和理解,成为脍炙人口的精神食粮,引导着大家去思考和议论。开始是邻居自他家门前经过时,情不自禁地驻足阅读。到后来,是其他塆和村的人“慕名而来”,让他家的大门口成为“打卡胜地”,吸引着同村、同镇村民前来看“热闹”。
可能是我也算村里读书人的原因吧,发小们发现那春联的秘密后,便专程来拉我去拜读。从此,正月里读春联便成为我们这群半大孩子最重要的娱乐活动。无论走到谁家去拜年,都会先欣赏春联,再履行拜年的程序。只是苦于自已对平仄、格律的认知几乎是一窍都不窍,无论读多少对联,都弥补不了我“挤”不出对联的遗憾。
母亲的离去,让我成了瓶中的插花,光鲜却没有根须。从此,故乡就渐行渐远,而那极赋时代特色的春联,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脚步,幻化成记忆,一步步蒙上时代的尘埃,走向了朦胧。
故乡回不去,城里的春联又上了楼,如今想看春联似乎只能去企事业单位门前和超市。浅水中藏不下蛟龙,超市里更难觅佳联。企事业单位门前的春联,虽然体现了各自的特色,有着现代的韵味,却少了针对时㢢的勇气,难以引起你的兴趣;超市里的春联更是千篇一律,除了祥和,还是祥和。
为延续咏联的嗜好,我只能借助旅游,去品味文人墨客留下的佳作;到寺庙、名楼去探究那特色各异的名联;心血来潮时,还会去“骚扰”美女度娘,让她将古往今来的绝对尽数道来。如昆明大观楼的世界最长联,千古绝对“色难”、“容易”,还有趣联、连环联、回文联、叠字联、顶针联……真是目不暇接、不胜枚举。
历史留在亭台楼阁的对联的确经典,度娘收藏的更是千古绝对,且种类齐全、浩如烟海,但若同那农村土坯房门上的春联相比,总是觉得少了些灵气,缺少点生动,让我觉得太遥远。
粘在农村土坯房低矮大门两旁的春联,承载着我们这代人的记忆,记录着人们走向富裕的过往。
(图片来自网络,涉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