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栎树生长于路边,粗壮而枝繁叶茂。路过的木匠却对它不屑一顾,认为它造不了船,做不了房,无甚用处。世人皆以为栎木既不名贵也不实用,殊不知这正是栎树得以保全性命的方式。栎木深谙一个道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栎树不成材而能活千年。匠石从社会的角度看栎树,一无是处,毫无所用,视之散木;栎社树则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虽对社会无用,恰对自己有用。有用还是无用,庄子所站的立场与众人不同,庄子所持的是自我的立场,众人所持的是社会的立场。
庄子认为,有用、有为,必为害,无用、无为才是福。因此,为了保全身体与性命,人必须和“不材”树木一样,不求闻达,如支离疏就因为自己的畸形残躯而免于赋役之征,且得到了君王的救济。如此立论的原因是当时人世的险恶,而“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汲汲于求用于世。庄子认为那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他的立意不同于别人。
庄子本意还有无用即大用的道理。由于不成材,所以那栎树才能自由自在地长到其干百圈,其高入云,其大可蔽数千头牛,否则那树早就被伐倒,成为水上漂的船、地下埋的棺、屋里立的柱了。
人们无用的判断成全了树的生命,对于树而言,那就是最大的有用。当舆论认为你无用时,你自己就不存在危险了,就是有用,这不仅仅是庄子的处世之道,也成为世人保全自己的法门。
庄子处于乱世之中,谈保全自身之道无可厚非,但当今时代,复兴中国梦的号角已然吹响,改革进入深水区,太多工作需要落实,太多难题需要攻坚,国家需要我们每个人有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有一种燃烧生命的忘我奋斗精神,有为国为民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有一种奉献无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我情怀,做有真学问、真本领、国家需要的人才,而不能做明哲保身、只顾自身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