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3天
母亲是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她却是一个不普通的人。
她二十岁就嫁给了父亲。她是很不情愿的,因为她想帮外公再挣几年工分,再者,他也没有看上父亲。
可是外婆家实在太穷了,妈妈有三个弟弟,老大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但是由于小时候营养不良,大舅舅到了12岁还不怎么会说话,村里人都叫他“哑巴”,名声早都传出去了,媒人也不会介绍附近的姑娘。这时另外一个县城的姑娘,也就是我的大舅娘,她的姐姐嫁在我们村。听说了这件事,就有意撮合。两家人见了面,很快就定下了他们的婚事。
两家人都没意见,嫁妆成了大问题。人家不嫌弃大舅舅讲话不清楚,外公外婆就想赶紧给他把婚结了。这时,外婆说叫妈妈赶紧订婚、结婚,这样舅舅的嫁妆不就有了,她的名言:“女孩子生来就是救急的”。母亲性子硬,说什么都不答应,外婆一哭二闹三上吊,看见妈妈就去做在井沿上哭。外婆本来眼睛就不好,这样一来,村里人都说妈妈不懂事,她的压力可想而知。
她是带着对外婆的怨气出嫁的,父亲家给的彩礼,外婆转手卖掉。又借了点钱,添了些东西,做了大舅娘的彩礼。女儿年前出嫁,儿子年底结婚。周围人们只忙着看热闹,那个年代,人们在乎的只是儿子又没有娶到老婆,不会有人考虑他们做了夫妻会不会幸福。
父亲小时候就没了妈,是他的奶奶一手带大的。老奶奶对妈妈很好,可是他的后妈对他们非常苛刻,爷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小时候是把外公叫爷爷的,都很大了,没有爷爷这个概念,因为爷爷从来不叫我。他是有退休工资的,可是我们姐弟三人,连他一块糖都没见过。我六岁之前,我们家和爷爷家,就隔了一堵墙,天天吵架、打架。这时候老奶奶会站出来,护着爸爸妈妈,爷爷脾气坏,但是对他妈妈却是言听计从。
我上小学的那年,母亲在信用社贷款,买了块地盖了房子。虽然条件非常差,但是听不见他们的叫骂声,对于幼小的我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了。
不记得多少年了,靠着母亲给人加工草帽,窗户上钉的塑料纸才变成玻璃,地上从土变成了砖。贷款也是用了好多年才还完,年初买一头猪,年底卖了还账,小时候我是不知道肉味的。
母亲也是一把劳动的好手,她干活很快。从来不让我下地,后来她才说,她是想让我像二舅舅一样,好好学习,将来不再干农活,照着自己的心意找对象。他和父亲吵了一辈子,很累。
2000年,我考上了大学。报名费要4000元,家里没钱我是知道的,母亲叫我不要担心,她来想办法。开学前,母亲拿着借来的钱,送我到西安报名。用她的话说:“你们三个,好好读书,不管哪个只要能读,我都会想办法借到钱,等毕业了再还,可学习不一样,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我和小弟都上了大学,只有大弟,初中毕业说什么也不去读书了。现在母亲碰见以前的熟人,他们都会说:“你这本事,很多男人都不如你,做人做事大气”。
我们三个都成了家,母亲也渐渐老去。她爱听秦腔,更爱唱秦腔。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她总是哼着秦腔乐呵呵的。连我也佩服,那么穷,那么苦的日子,她还能乐观面对。多少次我都问过她:“为什么当时你不反抗外婆,后来又为什么不离婚?”母亲说:“你还太小,不懂,很多事情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光你们三个,我都舍不得,再说离了婚,我又去哪里,这里再怎么说是我的家,我跟你爸合不来,他挣的钱不还是拿回家,给你们用”。
现在,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自己对孩子的羁绊之情,也从心底理解了母亲,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更加敬重母亲。
她的人生,自己无法掌握,可她始终都是以微笑面对,这种品质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