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读书前面的话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是我在读每一本书之前先想的问题,答案有以下几种:比如读《沉重的肉身》是因为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已经摆了至少五年,到了必须要读一下的时候;比如读《普通心理学》则是为了考研;读《成为作家》是因为我想成为作家……不写不知道,一写我发现读每一本书理由似乎都不一样,我不禁羡慕古人他们读的书是那些历代都奉为经典的书,不需要找那么多理由,书的品目也不像今天的书这般良莠不齐,而且他们的时间仿佛又比我们多很多,我知道这些抱怨解决不了时间不够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本事读历代经典的问题,但是却给读今天这本书找到了一个浅显的理由:我也想读《资治通鉴》,可惜一来古文水平不够,二来心理素质不够。
《宋史通俗演义》好像颇能满足我读历史的基本需要:能看懂书上说了什么。但是,我的追求不会仅仅只是为了看懂吧?那还不如去看故事会,去看小说算了。马斯洛说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我想读书的需要也是有层次的——比如读历史,在满足了基本需要之后,会自然的有更高的追求。比如我看到那些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看到那些忠肝义胆的历史人物,我会有愉悦的感觉,这是读书满足了我愉悦身心的需要,与之相对,看到壮志未酬身先死,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时候,又会扼腕叹息,这或许是洗涤灵魂的需要,这样说不知道准不准确。除此之外,我还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抑或主人公为何要作此等抉择?这是认知的需要,再上一个层次,我还想知道读历史出了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之外,能不能站在今天的立场来考虑,也就是说对今天的世事,能否有启迪?
历史真是个好东西,她将几千年来的祖先经验凝结于纸头,供我们今天的人享用。关于纯粹读历史表面的需要,以后写具体故事时再说,今天就想说说历史的借鉴作用。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目的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或者大多数史家,除了专做学术研究的人来说,作历史怕都有这个目的。但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后代才有机会亦或是说有能力借鉴到前人的历史?因为我们不得不悲剧的看到虽然有无数的历史教训摆在后人面前,但是重蹈覆辙的故事从来都没有缺席过,而且这些历史人物中,不乏时代的佼佼者,这是为什么?
难道历史是宿命论的?个人是逃不出所谓的历史命运的吗?那么掌握了历史规律的人,能否逃避历史的命运呢?比如司马迁、司马光,可以吗?我们知道普通个人的命运,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甚至如落叶飘落湖面,激不起一丝波纹,但是这历史的 洪流,却是由这无数普通人的命运汇合而成,无数普通人的命运组合在一起,就会成就一种历史的命运,而这历史的命运,却是个人无法抗拒的。一个普通人能改变乾坤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那我读历史,借鉴从何谈起?
我们知道一个朝代的历史,或者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有可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但是一千年的历史可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故事从来是给短暂的个人或者朝代借鉴的,伟大的历史规律,不需要改变,也改变不了。
所以我们普通人不要想着去改变国家的命运,更不要有改变历史规律的幻想,要知道伟大人物或者英雄人物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影响历史的进程,是因为他们的命运。他们关于命运的决策会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命运,而我们的决定,通常情况下只能影响自己的命运,或者在多上几个。
在国家的层面上,比如北宋的统治者们借鉴前代的经验,不去培养非常厉害的武将,结果就没有遭遇像唐代的藩镇之乱,但是顾此失彼,边境却成为整个宋代的大患。南宋出了几个厉害的武将,但是庙堂之上却是奸臣当道,能够面面俱到的借鉴历史,怕是不太可能。
但是就个人而言,我们试错的机会好像会多一些,各种牵绊的利益相对少些,所以历史或许更容易让个人借鉴。比如有句话这样说“治世用文,乱世用武”,在太平盛世,是文人的天下,因为不用时刻担心自己生命安全,但是若你在一个太平盛世却学了一身武艺,想建功立业,怕是不太可能,养家糊口也显然不如文人。但是在乱世,学好武艺,起码可以自保,学文当然有用,但是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保护不了,用从何来?这个时候历史真的能给个人莫大的启发。
所以,我要认真的读一读接下来的一段历史《宋史通俗演义》,若有好故事,错了,好故事肯定有,若能写出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