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沙盘就是做游戏,当孩子们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使用各种卡通沙具摆出心中所想,仅此而已。然而,参加完韩老师的第一堂沙盘课,我却惊奇地发现,沙盘不仅能表达孩子们的内心,更多的是对成人而言,对关系而言,对潜意识中隐藏的部分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刻意义。
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沙具,却在无形中建立了我们和我们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层次的连接。摆沙盘的过程,看上去像是在单纯地反映或表达,其实更多的是在释放、在宣泄、甚至是疗愈的过程。想起英国诗人布莱克写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对我来说,无论是从细节中看到整体,还是从平凡中读出深邃,都是进入这个领域后要不断去尝试和探索的。
“寻找一个能代表自己的沙具”——上课一开始,韩老师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有趣的开场白。表面上看,是让大家轻松快速地投入到沙世界中,同时也给陌生的彼此之间建立一些初步印象。然而,做出来的结果却在意料之外,我们7位学伴,自己心中定义并选择的自己,却和对方心里猜想的结果大相径庭。原来我们在生活中认定的自我,在别人眼中却是另一番模样,这不禁让我想起基础心理学里学过的人格特质与自我概念。也许,你认为的你是谁比你真正是谁更重要。通过所选的沙具,你会对它产生什么样的感觉,你会给这样的特质一个怎样的描述。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用到的不恰当的用词,就会导致双方关系的疏远。所以,在尚不熟悉的关系中,选择相对安全的用语,或许会使关系的建立显得事半功倍。
我想,这也许刚好印证了沙盘当中,为什么要给求助者一个沙的边界。在这个边界中,都是你的地盘。这个地盘是安全的,是不被打扰的,你可以在这里自由发挥,自由表达。这样一个安全的环境,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也获得空间。
韩老师说,在沙盘世界里,人们往往会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特质呈现出来,甚至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呈现。我们要从连贯的东西中筛选出一致性的东西来,最终使沙盘的结果呈现同一性。这一点,在课堂上学伴摆出的沙盘中得到了反复印证。
一个完全由学伴自由发挥的沙盘,一个看似简单的悠闲午后场景,当我们一层层挖下去,却有了一些惊人的收获。做沙盘的过程,是让求助者的潜意识获得表达,从而提炼出象征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往往对求助者而言,是不一定能意识到的。
韩老师让我们6位学伴作为观察者,尝试着对求助者提问,尝试着去获取求助者内心想表达却又无法言说的部分。然而,等真正开了口我才体会到提问技术的难度。就像韩老师讲的,你每问一句话,都要清楚自己这句话希望问出什么东西来,它可能会引发对方怎样的思考。而我绞尽脑汁,也提不出真正有含金量的问题,老是在外围打转,心急如焚。最终,在老师和学伴们的提点下,我们慢慢摸索到了方向,点到为止的提问,让求助者心中隐藏的东西,慢慢浮出水面。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
在整个沙盘课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观察者,所必须要具有的贯穿始终的“敏感度”。这种敏感度从一开始建立关系时对人格特质的把握,到沙盘过程中对方所呈现的表象部分、背后所隐藏的部分,到提问过程中每一次提问、对方的每一句回答,都对敏感度有相当高的要求。这也是第一节沙盘课下来,我最深的感悟与体会。
有人说沙盘是一种游戏,其实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有人说沙盘是一门技术,但其实它也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所有的技术方法都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运用。虽然目前看来,我们透过沙盘表象看清底层理论的能力还很有限,也还无法透过底层理论参悟出更深层的灵性,但我坚信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只要不断训练自己的敏感度、不断积累,一定会学有所获。
满心期待并坚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