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徐馨麒 石浪 )语言的传承离不开文字载体,侗话同理。侗文创制于1958年,借用拉丁字母表音,虽存在但并不为广大侗族群众所知晓,因此在传承保护上还存在着困难。7月5日下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三下乡侗话研究团队来到通道侗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进行调查,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人力资源是目前侗话保护的一大短板。
图为团队成员抵达侗话电视台
在谈及侗话节目宣传情况时,台长钟静说道:“当前侗话的宣传主要问题不在于宣传的力度问题,而在于播音员人才稀少。侗话内部本身存在差异,分为南方侗话和北方侗话,而通道侗话相较于贵州侗话,多杂音,因此播音工作主要由贵州黎平等县市播音人员负责。”而人才稀少,也是被新闻部吴主任屡次提及的问题。
图为团队成员(左)采访电视台台长钟静(右)
现代教育大力助推普通话普及的同时,带来的地方话形势衰弱问题十分显著,这种形势主要体现在年龄性的语言断层。皇都侗文化区因地理位置偏僻,受外界因素影响小,侗话形势大大优于通道县城。“现在都是老人说得多,小孩子基本不说了,就算家里老人说侗话,小孩子也不习惯或者不愿意说侗话。”新闻部吴主任无奈地笑笑。正是因为从年轻一代对侗话的疏远,才导致侗话播音人才渐趋稀少。
图为团队成员(右)采访吴建广主任(左)
通道县广播电视台一直重视侗话传承与宣传,与贵州黎平、广西三江等县合作创办了侗话新闻节目,每周一档,收视情况可观,通道民族自治区条例也拟增加保护侗话条例:当地传承意识十分强烈。
资金的缺乏是当地传承侗话的又一层障碍。“虽然通道现在是享有和西部大开发同样的政策,但是和贵州、广西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生计,大部分年轻人会选择外出务工,造成人才外流。”吴主任说。
由于经济、政策等原因,通道县侗话传媒人才缺乏,目前侗话发展态势看似平稳,但暗藏危机。如何发展经济,出台政策缓解侗话传媒人才外流将是侗话保护和宣传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