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段疯狂的时期,巴菲特回忆说:“仅仅以周或小时为周期对股价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那个时候的证券研究必须精确到以分为周期。那段时间,即使我出门去买百事可乐,内心都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尽管巴菲特像其他人一样争分夺秒地进行投资,然而他没有被狂热的股市冲昏头脑,他始终坚持对股票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不会受到市场狂热和他人思维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当别人问起他对股市的看法时,他不会做出任何预测,他需要的是科学分析独立公司的长期商业前景。
巴菲特的经纪人从来不会对别人谈起的一句话是“巴菲特选择了哪只股票”,哪怕是公司里的职员也不能说,这种氛围让人难以理解,然而他们并不清楚,这就是巴菲特一如既往地保守投资股票的秘密。最可笑的是,巴菲特甚至认为有人在公司附近的饭店用望远镜窥探他位于凯威特广场的办公室,从而获得股票信息。巴菲特为此真的雇用了一家安全公司到饭店附近检查,当然什么也没发现。
巴菲特曾经在奥马哈大学对他的学生们说过一段话:“在华尔街致富的秘诀就是在贪婪和恐惧之间走钢丝—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其实,这正是巴菲特成功投资学的折射,恰好适用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股市最疯狂的那个时期。当很多人都在为股票的疯狂上涨欢欣鼓舞的时候,巴菲特反而觉得这背后似乎隐藏着危机,他通过理智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让他更加坐卧不宁。
巴菲特曾经对身边的人说:“从现在的市场看,所有股票的价值都被严重高估了,我已经无法决定还有哪只股票值得一买……”巴菲特讲这段话时,正是公司掌握了大量资金的时候,然而他认为没有哪只股票值得一试,他认为自己应该在投资之外做一些事情。
巴菲特暂时躲避外界的喧嚣和疯狂,他的脑子里不断运算着他的投资理论和原则,他不想做短线投资,更不想盲目购买任何一只没有把握的所谓热门股票。和其他投资人相比,巴菲特这段时期的投资并非流动的股份净额,而是整个企业。
1966年和1967年,巴菲特一共花费1500万美元先后收购了霍克希尔德-科恩百货公司和服装连锁店联合制衣公司。在巴菲特看来,股票繁荣时期介入实体经济是划算的。然而,同一时期股民们的疯狂让巴菲特无法理解,他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多投资者总想买进更多的股票却不愿意寻找一家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
巴菲特认为抢购那些充满泡沫的热门股票是缺乏理智的,这时候沉下心来反而是一件好事。为了告诫身边人不要陷入这种冲动的情绪中,巴菲特说:“我不会放弃我熟悉的投资策略。尽管从现在的情况看,这种策略很难在股市中赚大钱,但是我不会采用那些我尚未了解、没有经过验证的投资方法。因为那样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亏损。”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越南战争并没有影响到股市,反而还推动了国内股市的增长。当然这场战争对美国政府来说,弊远大于利,他们高估了自己迅速战胜越南的胜算,轻而易举地将部队派进去。然而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美国只能抽调更多的兵力投入越南战争中,反而无力自拔,时间一长,国内的军事和经济系统自然会受到牵连。巴菲特在研究时局之后,将这个问题列入影响股市变化的因素中。
没过多久,股市开始发生波动,虽然从表面看股民们还维持着对股票的兴趣,但人们对短期投资的关注度有所上升,这已经触动了股票市场的稳定基数。尽管股价不断上涨,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也被这种气氛影响,不少人跃跃欲试,但是巴菲特却认为熊市即将到来,甚至会再度上演1929年的金融大危机。不过当时能够理解巴菲特的人少之又少,他承受着作为一名公司负责人所要承受的一切压力,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他只能将公司注册为一家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