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喜洲古镇-7

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市北部,西依苍山,东临洱海,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镇,南诏时期,是商业贸易的重要小镇,也是白族文化名镇,是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古镇之一。如今仍然保留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及历史文化气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族民居,都是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脚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色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即使摆到中国建筑史上,也堪称一绝。它不仅古朴典雅、大方实用,其精湛的雕刻工艺也独树一帜。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民族特色旅游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依然是不失大理之风花雪月之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比于故宫和颐和园流光溢彩,气势恢宏的京派雕刻技艺,大理的民居雕刻,则是一种别样奇巧、一种另类的别致、一种田园的清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镇也吹着南国风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仿佛都是我们江南公园的一角,这里都摆在大街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云南白族建筑,外观翘角山顶,黑瓦白墙,室内的柱子都是正大红,喜气洋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有我们江南的小桥流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廊一柱红,特别正的中国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街道口上有棵高山古榕,已经忘记记载着多少年岁,估计十人不够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棵榕树,清爽干净,硕大的树干,不同于广州一带的榕树,小枝条雨帘一样洒下扎根,广州的树干虽然大却感觉只是成十上百的小树捆绑在一起而已。这棵树下我站了好久,感叹好久,会有如此大的树干!它见证了喜洲的过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条专门为游客设的街道,挂满各色扎染的衣服,帽子,桌布之类及一些工艺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挨挤都是旅人,云南昆明或大理的夜,降落比较迟,虽然店家灯亮了,天已是蓝灰灰压着,天仍然亮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然街头少不了美味小吃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种喜洲粑粑。来喜洲古镇一定不能错过的美食,现点现做,金黄的外表,内涵香甜的豆沙,香脆可口,非常值得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家寺庙。

图片发自简书App

紫云山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块牌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严家大院,位于喜洲古镇的四方街附近,是一座有多套房屋连起来的深宅大院,以白族建筑为主体。房子的主人严子珍靠茶马古道发家,他发明了沱茶与砖茶,严家因此一跃成名,成为滇西屈指可数的大富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唯有严家大院要买门票才能进。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族民居历经明、清、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建筑样式,一般分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一进四院”等样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严家大院内饰,红色为主色调。

图片发自简书App

确实不一样的富丽堂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堆积如山的铜钿。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雕刻精细的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院子很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洋楼,见过世面的主人,建筑上显示了其时尚的审美情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式小洋楼。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只石礳,诉说着历史的脚步有点快。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金库。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防火的积水器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外观还是典型的白族建筑风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还可以绕着住宅区溜达,周围都是古色古香的街道和老宅院还有很多很特别的小店……走在路上或许三三两两的人儿,或许挂满了五彩斑斓的手工扎染工艺品,或许花花绿绿的马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洲镇还可以找着真正的古宅,古时的足迹,依稀还可追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