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昨天回校上课,他说去试一试,看情况怎样。因此,昨天我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么久没有去上课了,是否跟得上,是否适应环境。
傍晚放学接到他电话,要我转20块钱吃晚饭,他不回家吃饭,直接去英语老师那里上课。
晚上下课回来,情绪很好,大约这次考试数学给了他一点信心,考了班级第三,他说:“主要是以前太不努力了。那年去上海,我还想考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或者生命科学专业呢。哈哈,现在看来都是笑话了。”
听到这话,以往我们就会立马附和肯定他,但现在听到他这般话,我感觉他又有点眼高了。眼高会造成幻觉,而手低带来落差。他说的同济,也许只是我们当时给他的期待,他错误地当作自己的目标吧。并不是说他达不到,三年前中考考入全省名校,进入生物竞赛队的他是有这个起点的。但事实上,这成绩的背后掩盖了我们教育和他自身成长的弊端。如果我们早点察觉,早点领悟改变,他也许不会如他所说“浪费三年”。
而现在,选择音乐作曲的他是否仍然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还是自己的“无奈选择”呢?从他话语中来看,好像只是因为成绩落后才被迫转向艺术。当然也这也是当今大部分艺术专业考生的现状,借道读一个大学。但如果不是源于真正的热爱,这条艺术之路又能坚持多久?带来多大快乐呢?
我对于艺术并没有世俗的偏见,也希望儿子是真正去热爱而选择。
想跟他探讨,转而想这不是能此时获得答案的,就仍保持了倾听。顺便给他讲了一个北大光华学院大二学生选择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考入清华大学读自己喜欢的哲学专业的事例。我没有带上自己的评叙,想启发他,所谓的“为时已晚”,也只是认知陷阱。结果,等我说完,孩子爸就反驳说:“干嘛要选择退学呢?如果是我,就读完本科,再考研去读自己想学的专业。”我看到孩子爸的思维定势,我所说这个事例也并不是要讨论这个学生的做法的优劣,只是想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动权。父母有时在孩子面前过于强调自己的意愿,有时还会干扰孩子。因为孩子无形中会去考虑父母的意愿,从而活不出自己。
从这个话题中跳出来,儿子说跟班主任老师商量了,;老师允许他可以不上早自习,但要保证每天都去上课。我和他爸都赞赏了他主动跟老师交流的能力和“”成果”。
昨晚睡前11点40把手机交给了我们保管。早上起得有点晚,他埋怨我喊迟了。他爸把车开出来在楼下等了十来分钟,等我们下楼时,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看出在努力克制,没有抱怨。只有我们保持情绪平和,不受孩子的影响,不要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孩子他才能学会对自己的事和情绪负责。
另:昨天一位曾经要好的朋友打来电话。我们两家孩子一起长大,并且两个孩子在同一所高中,她家女儿,我家儿子,不同班(一个年级26个班)。因为彼此工作和家庭(她生了二胎),联系很少。她电话里问我能否介绍我朋友(孩子学校生物老师)帮她女儿补习生物。说孩子这次二模生物考得太差了。我知道她说的差,应该是相对其他科目。我告诉她朋友现在任教高一,不在毕业班。她问石头情况,我告诉他石头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去学校了,她很吃惊。然后就听到那边女儿在喊她,她说“哦哦,下次啊,我有事挂了。”
如何面对孩子曾经同学的爸爸妈妈,也是我当今的一个小课题。无论高考成绩怎么样,都会面对很多的“关心”和问询。感谢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