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自由度受两件事限制:
知识的限制
思维方式的局限
海绵式思维:有一类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时候就像把海绵放进水里,见什么吸收什么,不做选择,只追求数量
有点:能快速完成海量的信息积累,拓宽眼界
缺点:没有能力批判和拣选信息
淘金是思考者:他们会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甄别信息的真假和有效性,然后再决定是不是用它来充实自己。这个过程就想淘金一样,把泥砂过滤掉,把金子留下来。他们用批判精神来拣选知识,从而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可靠。
不断反思我们自身的思维局限,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需要旁观者,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可以帮助自我点破思维的局限,但往往并不是总有一个真的旁观者在身边观察我们思考,所以我们要锻炼自己“自我分裂的能力”:第一个我在思考,第二个我再观察第一个我思考 ,具体方法是:
1.联系冥想,联系旁观我们的内在感受和体验(冥想要求我们不评判我们自己的体验,只是单纯体验)
2.训练批判性思维,联系旁观我们的思考过程(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不断评判我们的思考)。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审视自己,提出问题,找出矛盾,从而进一步思考,以此类推。
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什么?
它批判的是某个观点背后的思考和论证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不是万能的。
首先不带判断的表达
其次,一个判断的根据如果是个人感受或者个人偏好
最后,“我猜想”类观点,它可能直觉判断,或理性思考,但证据不足。
一个观点只有用“我推断”开头的时候,才能视为经过严谨推理过后得出结论的。
所以当别人提出“我认为”的时候,要先弄明白,是他猜想的,感觉的还是推断的,如果是推断的,就要拿出证据
思考的完整信息结构:
1.论题,就是立论者思考的问题或者分歧。有了论题的存在,后面的思考才能发生。
2.结论就是立论者希望证明,也希望你接受的观点
3.论证是从论题到结论的证明过程
完整的思考等于=论题+论证+结论
论题的类别:
1.讨论事实,它在关心的世界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样的
2.讨论价值主张
如果一个观点本身就是在回答某个问题,那么论题就不用找了,问题就是你的论题。
判断论题和结论是否对齐
1.寻找和检验论题这个动作,最大的意义不是检验它存不存在,而是检验它是不是跟结论做到了匹配的对齐
寻找,明确论题最重要的价值是帮我们训练一种意识:不走题的意识。让思考的起点和终点始终对标的意识。
在面对一段论述,一定要把论题,论证过程和结论找到。
必须有论证支撑的观点,才有资格被称为“结论”,而观点和判断却不一定带有论证和支撑,这就是在一个完整的思考里,论证这个要素存在的必要性。
面对一个观点,一定要判断,这个观点有没有论据支撑,没有就没必要讨论了。
结论有没有被偷换?
1.用一个相关性很强的结论来偷换正面回答问题的结论,这其实实在绅士“结论和论证是不是匹配”
2.偷换结论是怎么发生的?很多情况下,是立论者在心里做了一个默认预设,认为结论只能是二选一。
有没有结论先行?
要问自己是不是结论先行,实际上在提醒你评估,你面前的这个结论是不是被过分放大了,被当作了一种前置的真理。如果是这样,你后面找到的论据完全是为了服务结论而存在的。人一旦做了决定,他接下来给出的理由并不是为了推导这个决定,而是为了想办法维护这个决定。这样就没有必要评判了。
同时问这个问题也是在提醒自己:影响自己做决策的到底是理性还是别的什么
论证里包括:前提/推理/结论
评判一个论证合不合理:
1.前提成不成立
2.从前推导向结论的推理有没有效
如何寻找前提?
如果句子开头有“因为”,那么就是前提
如果没有,就可以把“因为”这个词套到每个句子的开头。如果套进去的时候你觉得逻辑舒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前提;此法称为“因为放置法”
论证前提可能有好几个,所以每句话都要试一试用“因为”套进去。
粗略判断前提成不成立:
1.这个前提陈述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
2.这个前提陈述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
3.这个陈述信息来源可靠吗?
如何判断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有没有效?
1.评判推理手法跟结论的确定程度是不是匹配
2.推理过程有没有发生逻辑跳跃
推理手法:
1.演绎推理:前提A成立,则结论B一定成立
2.归纳推理:前提A成立,结论B可能成立
前提必须要正确,同时推理过程也有说服力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意“解释”和“论证”的区别
1.解释是指,我们双方都已经承认事实是这样了,试图说明为什么事实是这样
2.论证是指,我还没相信或者认同你,你得证明你的判断
3.“解释”的存在其实是一个陷阱,它并没有证明结论确实成立,而是把结论变成了默认前提。
在思考中,如果思考者对某个概念的前后定义不一致,这就是偷换概念
我们要思考:我清楚我用的概念是什么吗?我使用的这个概念,当它在我整个思考中每次出现的时候,指的是同一件事吗?
我们自己和别人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未必是一样的。当我们在输出思考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用到一些关键概念,我们不能觉得自己前后一致就够了,我们还要审视这些概念会不会误导别人。
我们对概念的定义越清晰,我们就越能对抗笼统和抽象
精确程度反映了你对一件事的审慎和郑重
在思考过程中,要对关键概念形成共识;达成共识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做法,那就是直接在思考和论证的过程中去把一件事定义清楚
我们要看立论者和接收者是否存在理解的偏差。我们要关心关键概念的准确性和精准性是否达标
当我们在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候,本来就存在的一些潜在共识或者语境,我们不需要事无巨细的点破。这些潜在共识或语境可以被称为“隐藏预设”或者假定。
假定:立论者直接假设它成立的定论
有时人们无法互相理解,可能就是因为人们的隐藏假定存在分歧。
不是所有假定都是显性的,有的时候那你都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假定了什么。隐藏假定有两种:
1.事实判断型: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
例如:每天吃一个鸡蛋能补充蛋白质
隐含假定:鸡蛋富含蛋白质
2.价值判断型: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世界应该做出什么选择
例如: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够出人头地
隐含假定:你应该出人头地
有时隐藏假定也未必准确。如:人们觉得话一押韵就有道理
如何找出隐藏假定?
首先,你要意识到在哪里找到他们。隐藏假定通常存在于论证前提里,它本质上就是一种没说出来的前提。
可以站在两种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1.假定自己是这个观点的反对者,想想你会怎么反驳这个结论
2.假定你是无关的第三方,想想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和其他的路径也能推导出这个结论
怎样评判一个隐藏假定?
1.这个假定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突吗?
2.这个假定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突吗?
3.这个假定来自哪里?消息来源可靠吗?
如果判断出有一个不符合,那么就说明结论是不可靠的
如果符合三个问题,但是有价值判断,还要看你认不认可这种判断。
练习方法:每天写出五个想法,挖出背后的隐藏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