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段历程的高峰和结尾,体验是愉悦的,那么对整个体验的感受就是愉悦的。
这就是所谓的“峰终定律“,由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ielKahneman)提出。
峰终定律是基于我们潜意识总结体验的特点:用户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高峰)与终(结束)时的体验, 这个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营销领域,星巴克、宜家、亚朵都在用户体验过程中发挥“峰”与“终”体验设计的强大能量。
那么在生命历程的体验里是否也是一样,最终生命的幸福感取决于生命中的有过多少”高峰”时刻和最后”终”告别人世间的心情是安宁满足还是惶然凄凉。
死时是遗憾还是安然,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曾真正活过。
那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为生命中”高峰”时刻呢?时间和意识模糊,心流的全神贯注,感受到巨大的喜悦,整个人好像融入在浩瀚的宇宙。高峰的时刻是忘我的,幸福的,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的。(老师特别说明:性高潮,成瘾药物,酒精不在讨论之列,因为需要借助外力,毒品更是对神经有毁灭的负面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场景容易达到生命的高峰体验?我原以为要发挥人最大的优势和潜能,在热爱的领域成为顶级成功人士,得到极高的认可和赞许,成为”自由王国”的国王,才能配得上称为”高峰时刻”。讨论之后发现,高峰时刻并非遥不可及,在很多场景下我们都可以享受到”物我两忘”的美好体验。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和大自然在一起,感受到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2.运动、冥想
3.关系(此处特指灵魂伴侣,可遇不可求)
4.艺术:如沉浸在音乐、绘画等艺术鉴赏或创作中,写作是最不花钱的一种,如同我现在做的一样。
5.统一:对事物没有敌意,没有评判.
6.智慧:如疑惑解开的一瞬间,比如精神分析,光亮照进潜意识的那一刹那的豁然开朗
7.意外:出人意外的反差,惊喜,冲击
8.融入集体,区别于上面的关系,融入集体是和群体的关系,走入极端应该就是乌合之众的狂热
9.生育(最大的创造),同学中的母亲都纷纷表示赞同,带孩子也是(即原始母爱贯注)
10.宗教体验
11.驾驶,这个我不太同意,滴滴司机应该不会这样认为。
这些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即把生命力投注在让我们真心愉悦的事情上,过“如是”的生活,即本真的存在,欣赏存在本身和真正的自我,不但觉知到死亡,而且能够更热切,更乐意地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改变。我们会创造出一个投入、丰富、充满意义以及自我实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