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前不久开始看书的时候,看的是小说,哗啦哗啦就看完了,看的是一个味道。现在看书不像之前这么散,知道自己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选的书都比较偏理论化。又不想看完就忘,除了记录名言之外,自己也有意识去写观后感,不写不知道,我时常看着笔记发呆,看书时觉得可以这样用,写东西的时候又不一样了,也就是我没有参透这句话的含义。
痛定思痛,我决定改变一下,也就是我要换一个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关读书笔记的文章很多,其中费曼读书法的呼声很高。但是我实在过于懒惰,以我对我自己的了解,太难坚持。
这两天看极简的书,其中有一个观点我特别认同,也就是整理只能自学成才。
借鉴一下他人的经验,再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特点,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一个习惯囫囵吞枣、碎片化时间阅读的我来说,挑战还是挺大的。这意味着我要思考,反复琢磨作者的观点。最直观来说,我的阅读速度慢了下来。
我的书友里面有一个大佬,一个星期阅读时长几十小时打底。我把我两个帐号加起来也才刚好十五小时。这还是因为我要做笔记,反复翻书才累积的。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大佬的存在,所以我每天要做的就是看一会书,然后看看排行榜,看到自己与大佬的差距了,也就更安心看书了。
我对生活一直怀有很多困惑,我觉得正是这些困惑推动着我不断去思考,去努力、去前进。恰好读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从不断输入到自己尝试着输出,我感受到了我的价值所在。
一个人选择如何填充他的时间,其实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