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拳的兴起,地方势力也没谈拢,慈禧提出的免除载湉皇帝职务的提案也只能暂且搁置。更重要的是,慈禧认为“洋鬼子”们都是保皇派,必须寻求一股力量能抵制住这股压力才能继续谈免除皇帝的计划。
新式军队在湘军、淮军这些汉人手中,但并不是和慈禧“穿一条裤子”的势力,因而此时兴起的义和拳就是一股值得考虑的势力。
1900年6月初,农历庚子年五月,慈禧派军机处领导刚毅、赵舒翘下涿州、良乡等地调研。
赵舒翘领着大清的纪委副书记(督察院左副都御史)何乃莹去的涿州,两个人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义和拳不可靠!”
于是何乃莹就着笔起草了《关于涿州义和拳的考察报告》,但是赵舒翘回到京城发现,推荐自己进军机处的刚毅已经提前交了《关于良乡义和拳的考察报告》,并且结论是“民心可用!”
赵舒翘是同治时期的进士,一直从事司法工作,即在中央司法部(刑部)工作过,也在地方担当过省部级法院院长(按察使),因为在处理戊戌变法时向慈禧提议对谭嗣同等六人“不审直斩”,从而由司法副部长提拔为司法部长,又经军机处领导刚毅推荐,新增为军机处、总理衙门领导。可以说是一年之内火速提拔,离不开刚毅的推荐。
两路的结论截然不同,面对端王、时任京师军区司令、总理衙门常务的载漪,和推荐自己“入阁”的军机处领导刚毅,这些位高权重的前辈们都和自己结论相反,赵舒翘拿着报告在书房里犹豫到了深夜。
最后,他选择了直接向慈禧当面汇报,赵舒翘以直言著称于政坛,但是,职务越来越高,话却越来越不敢说了。慈禧听完他的汇报之后,反倒是坚定的认为“义和拳可用!”
又因为赵舒翘素来与刚毅走得近,属于刚毅这个圈子里的核心人物,后来这条小命竟也被摆上了辛丑议和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