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终于放假了。
下午接到他,他第一句话就是:“太苦恼了!只有9天假。”
腊月二十六下午两点放假,正月初六上午十点前到班,怎么算也不到十天。
回家的路上,正碰上一个高中寒假补习班招生。课程表已排好:从腊月二十七到腊月三十上午,然后从正月初三到初五。关键是人家名字起得特别响亮,叫“高三寒假绝招班”,声称他们有“绝招”——压轴题5秒钟就能解答出来,而且还能保证做的全对。
儿子一看就乐了:“这也有人信?”
但是,真的有人去报名。
我跟儿子说:“你看,你比他们幸福吧?他们只剩下两天半的假期了。”
儿子说:“不仅比他们幸福,而且比高三尖子班的同学幸福,他们二十八才放假,据说正月初三就要开学。”还没说完就又叹息了:“他们的今年就是我的明年啊!”
一朋友的儿子也上高二,当我得知他不住校时感到很吃惊。我们这里的高中都是要求住校的,因为学习时间很紧张:早上一般5:30左右到班,晚上9:30放学(尖子班还要再加一节晚自习)。
朋友跟我说,儿子不住校主要是晚上回去还要补一节数学或物理课。我就更感到不可思议了——孩子的精力够吗?不瞌睡吗?能保证白天上课的效率吗?
可朋友说不补不行啊,基础不好。
朋友的儿子是我见过的最听话的小孩儿,从小学开始,只要是家长安排的活动,从来没有反抗过。我所说的活动,大多数跟补课有关。有一次甚至专门跑到郑州,就为了背单词——两天背下一册书的单词。总之,这些年来,他没有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或假期,却毫无怨言。
朋友的想法和做法我完全可以理解,不管怎么样,家长和孩子都尽力去努力,保证将来不后悔。
儿子是幸运的,从小到大没有上过补习班,当然,乒乓球羽毛球之类的兴趣班除外。
对于补习班,我一向是不赞成的,也许是我有偏见。我认为孩子在补习班会养成坏习惯:
1、上补习班的孩子多数成绩不理想,不理想的原因绝对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学习习惯不好。一个人要养成好习惯不容易,然而要学到坏习惯却是分分钟的事。不要指望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力,连大人都不可能真正做到。
2、上补习班的孩子通常会有这样的“通病”:如果上的是预科班(尤其是寒暑假),开学后他就会有“优越感”,觉得自己啥都会了,老师讲不好好听,实际上是处于“半瓶晃荡”的状态;如果上的是巩固复习同步班,他又会有“依赖性”,觉得这个内容反正还会再学的,上课的效率也会降低。
我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儿子。
其实,孩子到底该不该补习,还是要看孩子本身的意愿。如果孩子有迫切的愿望,就可以尝试,但是家长还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我就曾经见过一个女孩在学期初被家长送到补习班,报名交钱,学期结束的时候才知道她根本就没去补过课。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个孩子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