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1经济学视觉

1 战俘营里的经济

1.1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就有经济学。

1.2 逻辑

1.2.1 战俘营的一个牧师,拿了一个罐头和五根香烟在战俘营走了一圈,回来后就凭空的多了一袋食物。

1.2.2 战俘营有固定的地方进行交易,有价格表,还有货币。

1.2.3 战俘营每周一和周四早晨发一份面包,于是每周日和周三的晚上面包的价格就会升到顶点。

1.2.4 货币就是香烟,战俘营里的香烟会越来越细,里面的烟草会掺杂头发丝,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1.2.5 有一天,战俘营周围响了一个炮,于是就出现了通货紧缩;有一天,红十字送来了一箱香烟,于是就出现了通货膨胀。

1.3 物质的总量哪怕没有增加,只要人与人能够交换,幸福就会无中生有的产生。

2 马粪争夺案

2.1 公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

2.2 逻辑

2.2.1 1869年美国一个人在路边捡马粪,他把马粪堆成一堆,后天黑了,于是他回家了,准备第二天继续搬

2.2.2 第二天一早,另一个人看见了这堆马粪,以为没人要就把马粪搬回了自己家。

2.2.3 于是第一个人就将第二个人告上了法庭。

2.2.4 马粪。究竟属于原始的主人?还是属于把马粪收集整理堆积起来的人?还是属于把马粪带回家的人?

2.2.5 答案肯定不会属于原始的主人。如果把马粪判给第一个人就是鼓励人们劳动。如果把马粪判给第二个人就是鼓励人们对资产做出标识。

2.3 我们到底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出标识。

3 破窗理论

3.1 坏的经济学家仅仅能够考虑看得到的后果,而好的经济学家却能考虑到那些看不到的效果。

3.2 逻辑

3.2.1 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促进了窗户的生产,促进了制造窗户工人去买面包,促进了经济增长。

3.2.2 可是如果窗户没有被打破。窗户的主人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去做其他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些是不容易被人看到的。

3.2.3 就像当年马车被汽车替代的时候。有的经济学家说马车夫要失业了。有的经济学家说马车夫会变成汽车司机。

3.3 要做好比较和选择,就要既看到那些看得到的东西,也要看到那些看不到的东西。

4 经济学不关心阴谋论

4.1 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

4.2 逻辑

4.2.1 坏人做坏事儿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坏人做坏事儿的时候,人会警惕也会阻止他。

4.2.2 好人做的也不一定都是好事,比如说:最低工资制度,同工同酬制度,福利制度。

4.3 有的时候不是有好心就一定会起到好的作用。其实坏人的影响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放任坏人去做。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