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学缘起
徐怀清//文
上世纪七十年代,知青下乡,我有幸被分配在焦作灵泉陂的一个农场务农。在农场的西南角,有一个由许多地表泉水汇集的湖泊,我们称之为灵泉湖,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池塘。灵泉湖的周边到处布满沟河和涌泉,泉水清彻甘醇,聚到沟里,汇到湖里,而后向东流去,长流不息。这真是一个很奇灵的地方,关于这里的湖,关于这里的泉,关于这里的水,历史上有着久远的传说,有着神秘的记述,这里应该是一个有着许多真实的和不断流传的并盛产故事的地方。
在我下乡时的那个年代,人们真的很单纯,也很专一,也还谨慎。不过在灵泉湖边,经常会有几位喜欢游泳的闲散老人聚在这里,谈天说地,品诗论道,悠然自得。记得有两位是离这里不远的五七干校的,有一位是修武农大的,还有一位就是湖边水利管理站的。我兴趣浓厚地听他们言笑争论,有时也还请教发问,他们也都平易近人、诙谐优雅,可敬可钦。而后
就比较熟识、有些交情。我从他们哪里聆听到了许多似懂非懂的一些生活的、社会的、人生的新鲜事,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致和探知欲望。
《太极学》手搞,就是那个时候水利站的一位老人送给我的,当时由于学识的浅薄和阅历的局限,读了如同天书,是很难懂的。但隐隐约约也读出几分妙处来,深有感触。后来由于参加了工作,事务渐渐多了起来,兴趣也被家庭、事业占去了许多,这方面就搁置了,但也从未有过忘怀。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文化大开放,各种传统的、正宗的、非主流的、还有神秘的,许许多多的文化形式层出不穷。而我被道家的神秘的神仙文化所吸引,《易经》、《内经》、《道经》等正统的书读了许多原著,《性命圭旨》、《大乘捷要》、《万法归宗》,还有许多各派的秘籍也领会了一些要旨,在同道的指引下,又逐渐懂的了一些功法和技巧,以身证道也有了不断深入的路数。但越往上走越同宗,越深入浅出越归一,这时候才真正意识到了认知太极和太极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是,我又重新翻出了前辈的手稿,反复斟酌和领会,想从中找出新的突破,在太极文化这个常常被人们忽略或认为不可知的领域里,走出更广阔的天地。
当充分认识到了太极不是别物,太极就是自己生命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所有生命和事物运化的原动力,太极才是真真正正的无形主宰,我们只是太极造化的精灵,我们的命数是算计在太极的运化之中的。如此,深感到我们有什么能力妄自尊大,有什么本事与造化抗衡,又有什么理由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何不心向太极,修养太极,也不枉此身与太极交游一场。 通过对太极的再认识,我们也可以从中领悟到,在任何时候,无论任何方法,一切学问,都要以自己的身心为根基、为枢纽。太极文化正是如此,太极不能以虚而论,不能以无而论,而要以自身而论,从己身知万物,从万物知时空,从时空知太极,如此太极,才能够与我们一脉相连、息息相关。这也是我在前辈的手稿中的深刻感悟。
前辈的太极手稿有三册,一曰《太极经》养生秘要,二曰《太极神数》术数定规,三曰《太极八十一图谱》一心万象。在此基础上,我又集中整里了许多前人有关太极文化的论述,逐步形成了从太极卦入手、太极易为辅助、太极道为纲领、太极理学为启迪、现代哲学为方法的新的太极学构建。
值得说明的是,这次的纲要的诠释,是我重新上了一个台阶后的叙述。在此之前,我也曾下笔写了十几年的笔记,并整理成书,自我感觉还可以,与人交流也恰适,很大众化的。但隐隐觉得有点与《太极经》不合节律,与《道德经》不相符合。因为,太极的定位始终被阴阳纠缠着,走不出阴阳的迷魂。说白了,太极真有点四不象,阴阳则成了主导、成了总纲,无形中步入了阴阳之流的后尘,成了阴阳文化的俘虏。困惑多时,不得要领,偶读《太极神数》,太极一二三基本定位有了着落,顿觉茅塞大开。太极学为什么要以阴阳为纲,岂不是挂羊头买狗肉,自欺欺人。于是我将全部文稿付之一炬,重整精神,另开新篇,慢慢才调整到以人身太极为中心,以哲学太极的一二三为基础,论太极就论太极本体、本身、体系、系统。要以古人对太极的应用为典范,领会精神,吸收精髓,不去照搬古人的阴阳五行,不再绕阴阳的大弯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奔主题,从本体到功能、到实质,有一二三就够了。不过,这样也还很使一部分人不能认可,特别是哪些搞阴阳文化的人,他们离了阴阳就象丢了魂一样,视太极本身而不见,玩阴阳则得心应手。当然,这是各有用心,别有用意,也有用处,只是他们会把丢掉阴阳的太极学看作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