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为极少数》有感

小时候,我渴望成为极少数,那样意味着特殊、有个性。在想成为极少数的浪潮里被打得晕头转向,渐渐地成为了大多数。直到最近,看了一本书《成为极少数:个人成长的修炼法则》,又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对一些现象又有了新的认知。

上进和自律,曾经我以为我符合,其实是自我欺骗,没有寻求突破的不足以称上进,没有目标的自我约束不足以说是自律,看起来是个努力的样子,没有辜负时间,其实是按部就班、没有高低起伏的生活,不断在粘贴复制,好比每天抛一个硬币,抛来抛去其实还是那一个,没有质变。

信息和知识,碎片化的信息铺天盖地,以为自己看到了、读完了、收藏了就是学习。信息化世界里,信息是随处可摘的,打开手机有网络就行,但是知识却是日积月累的。信息是一个个孤岛,知识才是庞大的体系,和别人侃侃而谈的信息一段时间过去,和灰尘没区别,打了个喷嚏,一切照旧,知识是越学边界越大,越觉得自己无知,求学若渴。

与时间做朋友,做长期看起来有益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忙忙碌碌,成为短视动物,为了蝇头小利消耗大量时间,殊不知我们最大的财富是时间。健康杀手、情绪杀手逐渐被人们接受,我们学会管理身体,重视情绪波动。但是时间杀手依旧随处可见,别人浪费自己时间,自己浪费别人时间,自己浪费自己时间,最后一种最不可原谅吧,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要像对待工资一样,把时间掰成几份花,每一份都花得有价值,而不是一股脑全挥霍到吃喝玩乐上。

拥有自己的撒手锏,不断打磨自己的长处。又复习了一遍饱和式投入这个词,流浪地球里对于一处需要救援,是不计成本不计得失的发起很多援助,谁先到达谁施救。高手的利器往往需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擦拭,防止日子久了蒙上灰尘。也应该隔三差五拿出来比划比划,高手之间的对决往往使人奋进。藏着掖着没好处,除了要用的时候,自以为会一鸣惊人,结果确是徒留笑柄。所以,只要发现自己对于一件事情,能做的比一般人好一点,那就是长处,需要饱和式投入,尽一切可能让长处变成优势。

格局与眼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一个人格局不开阔,就会迷失在生活的小事里不能自拔,斤斤计较,烦人困己。一个怀有目标的使徒,眼里除了过往的风景,就是目的地的召唤,哪里会在意走过的路是否崎岖,喝过的水是否甘甜呢?人生是一次修行,朝圣的路上有太多妖魔鬼怪,只要我们不达目标不罢休,管他魑魅魍魉?国家都需要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呢,我们也应该把自己置身于开放的浪潮里,向着既定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环境,成就一个哪怕不繁花似锦,也要生机勃勃的人生。

成长的路上,我们既要向内看,获得自驱力,让人生的马达永远不歇火,又要向外看眼前靓丽的风景,及时行乐,珍惜眼前人,还要拨开遮住眼的迷雾,看清脚底下的路,不要掉坑,又稳又快地赶路,最后还要看时间,在岁月的长河里审视自己,不要人云亦云,有时候我们会被感觉所欺骗。

希望每个人都能收获一个更开阔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