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楼下有几家理发店,规模都比较大。有的现在发展成了美容美发生活会馆。一年又一年,老板换了又换,理发师也都是新面孔。
几年前,我曾经办理过会员。办理时优惠力度较大,一千以上半价优惠。我也贪了这个便宜。如果不办会员,收费比较贵。那时候是五十元起。现在可能更贵了。
办理会员之后,感觉每次去理发,遇到的几乎不是同一个人,你的习惯与偏好,需要反复强调。他们还会不断地向你推荐产品,或者让你染发、烫发。我就喜欢黑头发,头发本来就有一些自然卷,自然没有需求。理发师自然对我这种传统的人不怎么热情。
有时甚至会遇到新手,有一次拉头发,我感觉头发快被烧焦了。从那以后,我很少再拉头发了。直到现在,已经习惯了头发天然弯曲又有点蓬松的样子。没有反复折腾,发质好像变好了一些。
楼下还有一家简约风的理发店,多年来没有改变,一样简单地装修,一直不变的几个理发师。
昨天,我去理发。一个熟悉的理发师笑眯眯站在门口看着我,她笑起来额头的细纹隐约可见,却显得比较柔和。她四十多岁,身材娇小,不化妆,不纹眉,头发不长不短,干净利落扎着高高的马尾。她经常给我和儿子理发,清楚我们的理发的风格。
她刚开始给我洗头,就听到门外有人叫她,请她上门去理发。看她比较忙,就约好下午再去。我奇怪地问她,她这么忙,还提供上门服务吗?
她说,她们家的母亲摔了一跤,行动不方便。每个月都是她上门去理的。之前她们家父亲卧病在床多年,都是她上门的。
我不由地佩服她的热心与善良。谁愿意花时间费尽心力地上门为卧病在床的老年人服务呢?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她们都默默地为他人提供着帮助。
正这样想着,又来了一个中学生。他亲切地向她打招呼:“阿姨,我来理发。”
她热情地问他:“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这会儿还没开始理呢,还需要等好一会儿。你等得急吗?”
那个少年毫不犹豫地回答:“没关系,我可以等。”说完,他就安静地坐了下来。旁边明显还有几位理发师没有客人,少年却只等着她。
一般做生意的人总是希望人越多越好。而她却真诚地为他人着想。比如,我们在外面排队,老板总是会肯定地说,一会就好,一会就好,结果等了好久好久,浪费了不少时间,还没等到。最后甚至败兴而归。
她不会因为生意好而急匆匆地缩短理发流程。每一个流程都像平时那么认真。直到理好了,她准备为我吹直头发时,我说不用了。我喜欢自然而然的头发,也想着我后面还有排队的顾客。
儿子也喜欢让她理发。儿子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理发。刚好公司有事,我急忙赶了过去。等我回来之时,我发现儿子和她谈话风声,一点都不拘谨。
以前,我只知道她性情温柔、随和,深得我们的喜欢。没想到她喜欢她的人这么多,她是那么地善良,那么地真诚,那么地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