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常很看中预习习惯的养成,低段的字词学习和课文朗读,中段除了扫清字词障碍外,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对课后题的思考,都有涉及。预习的反馈一般在课堂中进行。今日看了书中提到的“定向预习”,对预习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其中的举例,也有一些疑惑。
1.新理解
(1)预习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在预习水平上。从日常的学生预习反馈看,预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好,自学能力强,好的预习,的确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要将预习视为学生独立地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对独立学习效果的检测、修正与提升。通过预习作业,通过定向预习,学生要完成对学习材料的全面的独立学习。
(2)预习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教学做一些基础准备。这一点在低段,可能更多指向了教学基础准备,中高段,的确需要逐步过渡到对文本的细读,不仅仅限于识字学词,初读感知。
(3)新教育预习设计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但是,预习作业的设计是一个技术活。一方面,要能够为核心目标服务,另一方面,不能太过于深难,难度过大,超出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设计得多精彩,多有学理,仍然容易让学生的预习陷入走过场,甚至消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4)预习作业的落实,依据不同的学情,以及教学时候的实际,可以在家中完成,也可以部分地放在课堂,让学生依据要求独立学习,以确保自习的质量。
(5)预习的意义:不是为了顺利扫清教学上一些“上课时感觉不漂亮的元素”,而是为了让学生独立地对核心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同时也为了提醒学生用已经习得的技能,解决基本知识问题。
(6)预习与其他几部分的关系:目标、预习以及板块设计这几者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展开的过程,其中教学目标是灵魂,预习是全面的尝试,而教学板块中的各项,是对目标的实现。
(7)当我们把教学目标定得比较细致、扎实,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它具有超越当前教学平均水平的高度,那么,假若没有相应的预习,课堂上或者只能蜻蜓点水走过场,或者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了。
2.疑惑
(1)关于课例《自然之道》的设计中,第一板块的第二点,出示本单元纲领性思想——《道德经》章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思考:哪些课文段落是讲人法地,地法天,哪些课文或段落将道法自然。《道德经》就是成人理解起来都困难,怎么确定学生的前拥理解中,可以跟《道德经》的东西有联系?四年级的孩子,真的能够对这些内容有感觉吗?我支持解读文本要深而广,但是我反对把我们解读的东西直接给学生,甚至以一种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去做他们跳一跳也找不到桃子的事情。
(2)四十分钟,每个版块的设计都非常清晰,学生任务十分明确,老师操作起来也很清晰。但是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如果要让学生充分交流,时间怎么去把控才能达到课时目标?如果交流不充分,怎么保证学力偏弱的孩子有进步?如果每一篇课文读这样一个课时一个课时细致地设计并实施,语文课时时间真的够吗?什么时间做作业?什么时间开展那些语文活动?这样细化一节课每一个环节的目标,会不会破坏掉学生对单元的整体把握?
带着问题读书,还得自己想办法解决脑海中的疑惑。真实的呈现疑惑,是想要找到办法。才读第一遍,很多精髓可能还没有读到或者还没有读懂,需要细细咀嚼,远远没有达到去质疑书籍的时候。我这里不是批判,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