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我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以“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植树的过程。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思维碰撞,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升华情感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播放了有关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视频,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造林的意义,以及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学生积极发言,表达了对邓小平爷爷的敬佩之情,并纷纷表示要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在教学中注重朗读,以读促悟,感受语言魅力。 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邓小平爷爷认真植树的态度,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情感得到熏陶,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学生参与度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搭便车”现象。今后应加强对小组合作的指导,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对植树过程的探究不够深入。由于时间关系,对邓小平爷爷植树过程的探究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植树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还比较模糊。今后可以设计更丰富的活动,如模拟植树、观看植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树的过程。
今后的改进措施: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见解。设计更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更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模拟植树、观看植树视频、制作植树手抄报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树的过程,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花草树木,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