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2日,到2月8日六天的时间里,母亲独自一人在重症监护室里,看到的连陌生的脸都不是,只是一双各种各样的眼睛。而且,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是何等的不习惯,谁都能想到。对于至亲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老人家稳定情绪,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康复。
每到下午3点,重症监护室的门口就人头攒动。虽然探视时间只有半小时,虽然半小时里,每个病人家属,只能有二人才能探视,但是能去的家属,哪怕能在门口站一站,仿佛自己的关爱都随着进去的亲人,带到了病人身边。
母亲住的是4号病床,昨天妹妹代表了我们进去探视。尽管我让妹妹把探视时间用完,我实在没有勇气面对母亲求助的神情,但我还是做好了进去的准备。一次又一次地深呼吸,一次又一次看探视的家属换第二个人进行探视,一次又一次看时间走向3点半。妹妹终于出现了,但是已经哭得皮泡眼肿了。原来,护士告诉她母亲不配合,好像放弃治疗了。而且,昨天妹妹的探视,母亲一反以前,一定要出去的强烈要求,话也不说,一直昏睡,妹妹觉得母亲是不是都开始糊涂了,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不敢面对母亲的原因。可是,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爱惜,自己的生病带来的痛苦也只有自己扛。从一开始住进重症监护室,母亲就说她会死在里面。妹妹无奈地说那就把她转到普通病房算了。
我们见到了何医生,她的表情总是平静而温和,每次与她交流沟通,都让我们感到安慰。我们把我们的感受和顾虑告诉她,她说病人虽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病人的体温还没有恢复正常,特别是氧气饱和度不够,再观察几天,大概初六和初七就可以出院了。对我们来说,三到四天的时间是多么的漫长啊,更何况身在重症监护室的母亲啊。真希望母亲能够坚强,只要老人家挺过来了,我的负罪感就会消失。
老公依然在老地方等着我们,上车后,我和妹妹又开始商量,明天哪些人去探视,说怎样的话。看到妹妹刚才因伤伤心心哭过的脸,我知道她的头有多晕,忙让老公直接开车送她回家休息,晚上我去送饭。
4点半,车从地下车库,直接把妹妹送到单元门。我们回到了自己的停车位熄了火,老公把驾驶座放平,我把头靠在椅背,上好了20分钟的闹铃小睡了一会,又匆匆赶往父母家,给父亲做饭,再给母亲送饭。
自从母亲住院以来,父亲没有多问,只从我留下的纸条上知道母亲住在二医院。父亲一直都不爱说话,但他的生活极有规律,对自己的身体也特别注重保养。特别是一日三餐,父亲总是吃得很享受,细嚼慢咬有滋有味。父亲曾经坚持订阅了十多年的《华西都市报》,因为报价从200多元,涨到300多元,因此,父亲改成了每天买《参考消息》阅读。随时看到老人家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阅读。不到晚上7点,绝对不开电视,总是只看新闻,体育和戏剧,这三类节目。但母亲不在家的日子,能感觉他的寂寞。对于能相守几十年的婚姻,夫妻真的是老来伴,每个人都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你的健康是给对方最好的礼物,也是儿女们的财富。
三到四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只要母亲能配合医生治疗,很快就能到普通病房,与我们朝夕相处了。
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