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影迷,必然会有自己偏爱的一种类型。
我算是杂食型,啥都看,但如果非要我说一类型,我会思考一会儿告诉你——黑帮片。
如果你想问详细点,那就是香港黑帮片。什么?
再详细点,界门纲目科属种?那必然是杜琪峰的香港黑帮片。
杜琪峰出生香港TVB,拍摄的83版《射雕英雄传》是一代经典,影视生涯有五十多部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黑帮,警匪,喜剧,爱情。作品数量庞杂交错,风格变幻多端,很难一一梳理,方便起见(但不严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说。
从《碧水寒山夺命金》到《无味神探》(1980—1994):一个港派导演的诞生
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讲述了剑客路天君卷入了一起失金悬案,后越狱洗脱冤屈的故事。
导演受到西部片和日本剑戟片的影响很大,这部作品把传统的西部片模式套在了武侠模板上。
现在看来这似乎不是一部成熟的作品,但作为一部敢于创新的处女作,当时在香港影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也为杜琪峰取得了拍摄《射雕英雄传》的资格。
这一时期的杜琪峰具有着强大的票房号召力,童年经典《开心鬼》系列,港派喜剧经典《八星报喜》,与周星驰合作的《审死官》,均获得有目共睹的票房和口碑。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部处女座粗糙无比
这三部和后期风格迥异的作品我不查一下都不会想到是出自杜琪峰之手
但我认为,这一时期对杜琪峰导演的后续生涯影响最大的是两部电影,一是1988年与徐克合作的《城市特警》。
这部片子比较冷门,当年票房和口碑都不是很好,但正是通过这部片子杜琪峰接触到往后伴随他的一生的类型:
警匪片。
二是1989年的《阿郎的故事》,这部片子在当年票房口碑双丰收,这是一曲“浪子的悲歌”,周润发饰演的阿郎成就一代经典,众多香港的年轻男子学习起阿郎的风格,以至于在香港引发了“浪子文化”的风潮。
这是一部结局悲哀的电影,阿郎是一个悲情英雄的角色,逃不开身上的宿命轮回,后来的杜氏电影,有太多角色身上能看见阿郎的影子。
我想前者让杜琪峰找到了他要借以表达思想的电影类型,后者启蒙了他的悲剧意识和江湖情怀。
发哥当年以浪子形象走红香港,三七分,机车加飞行员夹克,以及那双冷酷的眯眯眼
《阿郎的故事》电影的最后一串撞车的慢动作出来,这首歌同时响起。李健达悲怆的唱腔加上罗大佑的填词,让人唏嘘感概。
从《十万火急》到《放逐》(1996—2006):银河映像,超越想象
很多不熟悉的同学要问了?什么是银河映像?
1996年杜琪峰和韦家辉、游乃海等人合组了银河映像电影公司。成立至今,拍摄出二十余部精彩绝伦的电影作品,不但大大开阔了观众的视野,更确定了银河映像独特的影片风格。
“讲求严谨的成本和品质监控,求新求变,坚持类型片的作者路线,以独特的电影风格开阔观众视野。银河映像这四个字,代表的绝对是—种教人引以为傲的品位。”
它同时也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以杜琪峰为首的导演群体,以韦家辉为首的编剧群体,任达华刘青云任贤齐等老牌实力派演员,还有各种的道具灯光爆破等等,甚至有影评人,有内部的的电影奖项。
这么一帮子理想主义者在杜琪峰导演的领导下,十几年都是这么一套班子,成就了港片式微时代最后的辉煌。
银河映像团队的创业作是《十万火急》。这部电影以消防队员的故事为主题,由杜琪峰执导并监制,风格并不是特别得“银河映像”,却颇有好莱坞气派。
表下不谈,我来说说我最喜欢的这一时期的三部作品。
《枪火》1999
杜琪峰谈到这部电影时说:
“99年当时大家都没钱做电影,可能投资了下一部电影我就要破产,我想既然这样,不如放手一博,做一些存粹的自己最爱的东西”
“九七年香港产片仅得78部,做电影不再是赚钱,而是看大家坚持多久”
结果这一博,成为了成为了电影史上众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案例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对于犯罪类型片来说,这部电影的每一帧都值得抠下来去研究。
故事本身十分简单,黑社会老大被对手追杀,五个帮派心腹高手被派来保护,后生猜忌,枪口开始指向自己人......
但这部电影美妙就美妙在它无与伦比的镜头上,这太难用文字去描述,所以建议大家去看看原片,你就会和我一样爱上杜琪峰。
这是一支“暴力美学之诗”,成熟精湛的剧本,一群顶级戏骨,贡献出一场顶级的犯罪群戏,成就了杜氏美学电影的巅峰。
令人印象深刻的商场之战
五个男人一台戏
其实另外一部《大事件》(2004)我也十分钟爱。
特别是那场开头十分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的长镜头,叹为观止,看的时候让我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但2004年的《大事件》,更像是一部加长的经费充足的《枪火》,两者的相似度太高了,拮据的经费让《枪火》更简洁,晦涩,冷峻,也更独一无二。
杜琪峰为了突出《大事件》开场的整体感真实感,设置了一段6分47秒的长镜头。
为了这组镜头杜琪峰专门请来了电影《指环王》的摄影师,后者却在研究剧本后以“无法胜任”为由打了退堂鼓。
事实证明杜琪峰不是异想天开,摄制组在随后自食其力,完成了这一段极其复杂和炫目的长镜头开篇。
《黑社会》2005
有人把这个系列比作中国的《教父》,我是不同意的。
因为你黑帮片看得够多就会发现,“时代下黑帮精神的变迁,道义的式微和利益的腐蚀“,是一部好的黑帮片都会拥有的主题:
《教父》、《美国往事》,韩国的《新世界》,北野武导演的《极恶非道》系列,以及同为港片的《无间道2》。
而《黑社会》却拥有自己的特色,它讲述了一个传统帮会(由洪门演变而来)在两年一度选话事人(也就是老大)的过程中,帮派里的“五虎”追查老大的信物,并加入这场老大角逐中的故事。
到最后发现所谓信物已经不重要,利益才是至上的,时代变了。它拥有自己的特色,片中香港文化的烙印比比皆是。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黑帮片?
这部电影会给你答案,黑社会往往是所谓“白”社会的一面镜子,照出社会的变迁,黑暗处的堕落。
所有好的黑帮片都是有批判性的,描述人间令人咂舌的罪恶,描述权力,金钱与欲望如何把人拖进深渊,它会带你走进人性和城市最肮脏,黑暗的角落,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路补桥无尸骸”。
那是大部分的人包括我不可能见识到的一面,但不代表不存在,那些底层的沉沦与救赎,江湖的斗争与义气,血性与情仇,又是宝贵的。
这种双面性,正是令我着迷的地方。
片头标题背景就是所谓“洪门帮规”
洪门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地下秘密组织,起源于“汉留”,经由南明东宁总制使陈近南先生发展,进而转化为洪门,是由抗清义士殷洪盛起始,殷洪盛抗清牺牲后其子投奔郑成功,汉留构想流传至郑成功所部。旨在反抗满清迫害统治,留存汉族文化。故后人尊其为洪门始祖。
《放逐》2006
有人认为这是银河映像的闭关之作。
其实并不是,银河映像这种黑,冷,峻的风格其实一直存在于杜琪峰的影像世界:11年的夺命金,09年的《PTU机动部队》,最近的《树大招风》,这部作品恰如其名,是一场导演的“放逐”,自如又洒脱。
电影讲了澳门回归前夕,在那个新仇旧账一起算的几日,几个悍匪的放逐与救赎。
当时拍片的时候杜琪峰也是一种“游乐人间”的态度,没剧本,到哪个地方景色不错,得,拍一段,几段下来,剪一下,成了。
也因为这个原因,有人说这不就是银河映像男模团集体写真集么?这话还真挺对,但这个“写真集”拍的真不赖,一下子可以“放逐”掉一大半香港犯罪片。
从《文雀》至今:杜琪峰和他的北漂“放逐”之路
《文雀》,所谓“文雀”,在香港就是小偷的别称。说得文艺点我们这也有,所谓“梁上君子”嘛。
导演以一个小偷的视角审视了一遍旧香港,整部片子文绉绉,没了往日的枪声与诡诈,小偷审视城市这一视角,也和贾樟柯导演的处女座《小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说句题外话,贾樟柯和杜琪峰私交甚好,据说他们两个合作的电影《在清朝》已经在筹备之中了。
怀旧了之后,杜琪峰北上进军大陆市场,《单身男女》,《华丽上班族》,《毒战》,《盲探》,其中不乏口碑佳作。
这一时期的杜琪峰,像他电影里面想表达的宿命论思想一样,转了个圈回来了。
他想在大陆拍一些都市恋爱轻喜剧,就像80年代他在香港所为一样,无论是大陆的审查制度,杜琪峰本身的精力也好,演员阵容也罢,时代环境也好,昨日已无法重现。
写在最后:
法国一直是一个艺术和浪漫的国度,法国电影也一直是品味的代名词。
就在这样一个国度,杜琪峰的电影饱受专业影评人们的赞美,我以前一直想不明白,充斥着枪声与诡诈,血腥与暴力的杜琪峰电影,能在艺术层面上达到怎样一种高度,直到我有了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他的一部分电影。
港片从嘉禾和邵氏时代走来,警匪与黑帮撑起了下一个世代。
世纪末,港片和这个城市的经济一样,一蹶不振,有人说无间道成了港片的墓志铭。
这时候杜琪峰站了起来,银河映像给港片注了一剂强心剂,他或者说银河映像的他们开始探讨宿命、佛理、人性恶以及政治影响,运用的镜头开阔而富有诗意,黑暗冷峻地以一种独特地视角旁观着这个时代。
回首杜琪峰的生涯,他走过的仿佛是和他偶像黑泽明一样的道路。其实现在的“文青圣经”黑泽明也是拍所谓院线电影起家,逐渐摸索成长,在剑戟片的基础形式上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杜琪峰与他的银河创作兵团,之所以能在香港类型片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不仅是题材的深化,更是港味的精准传达。
这种港味很难描述,但只要你跟随他的视角,深入情节,体会主角的命运,便会恍然大悟:
“哦,香港”。
总而言之,无论何时何地,看见“导演:杜琪峰”和银河映像的logo,看完喊“杜琪峰nb”就完事了。
部分资料来源:
书籍|《银河映像:超越想象》
记录片|《无涯:杜琪峰的影像世界》
《杜琪峰的银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