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王晓春老师给到上中下的三种策略。第一种策略是把问题生晾在一边,全力以赴带领全班同学前进,不去刻意关注和教育问题学生,这是上策。而执行这种策略的难度是最高的,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水平,把每节课上得尽可能吸引学生,让大部分学生沉浸在学习的环境里,让问题生失去捣乱的机会和媒介。第二种策略是个案诊疗,这个是中策。执行这种策略需要教师像医生一样,诊断学生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诊疗”经验,即教师有较为健全的教育范例库,而且操作性强,需要教师有探究精神和逻辑推理能力。第三种策略是维持,教师当“维持会长”,这是下策。这种策略对年轻教师是很友好的,相当于是给问题学生的“保守治疗”,在稳住问题学生的情况下,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在班级正常生活和学习,最大程度降低问题生对集体、对教学的破坏作用,寄希望于他们在成长时自我治疗,寄希望于未来生活对他们的教育。
以上三种策略都是针对降低“问题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提供的思路,但是无论是运用哪种策略,都需要清楚地知道,教育问题学生不应当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师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教育教学,切不可把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作为主要矛盾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导致工作的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