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使用麻吉星反馈器上课也快两个月了,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惯性,这是一种习惯的改变。首先我必须承认自己是个被动的人,不喜欢改变,因为觉得自己课还上的挺好的。为什么要变呢?另外我也有我的担心。上课多了一个设备要操作,会不会影响上课的效率?学生是不是能好好的操作?这样的操作有什么意义?难道就一定比不用设备好吗?……心里总觉得什么教学系统,不就是一个噱头吗?我想大部分还没开始使用的老师会和我有类似的想法。那就来听听用了两个月后的我来说说吧。
首先,备课环节,我们必须考虑到麻吉星的使用,所以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以及课件上得做调整。这个调整一定得花时间,所以我每天都要花一个多小时去备课。所以想要用好这个设备,必然是要增加一些工作量的。这一个多小时我在做什么呢?我在思考的是,这一堂课解决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怎么概括,怎么验证全体学习的掌握情况。所以我会把要提的问题列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安排学生进行研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概括,所以我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归纳总结,写下来做笔记。最后我得想一些考核学生的题目,目前我还是比较喜欢出一些容易混淆的选择题,后期应该会再做一些不同的吧。所以在小数的近似数的教学中,我开门见山就给出一道选择题(图1),三个选项都不对,因为没有带单位,而单位的改写是不用四舍五入的,分级确定小数点位置,小数末尾的0去掉,就是在这样的一道容易出错的题目中,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图2),学生就把这这节课的重难点给突破了。
在备课的过程中,麻吉星反馈器的使用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得进行了安排,归纳的时候,做练习的时候,可以倒计时,给学生规定的时间。需要学生生成的时候,可以拍照、投票、评价、抽人、抢权。这些流程的使用我想还是得根据课堂的实际进行操作的。秉承一个原则,是否有价值。所以我并没有特别在意麻吉星后台的课堂类型,我只是按照上课的设计进行使用,在设计中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然就上升了(图3)。所以不必特意的去使用设备。用着用着就变成一种习惯了。所以我觉得设备的使用,其实是考验老师备课的能力,以及老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有想参加麻吉星实验的老师们,不必太过担心操作的问题,麻吉星反馈器的操作是非常简单的,用几次就能上手。包括学生也一样,简单培训一次,后面每节课都用的非常熟练。上课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不少。所以我之前的担心并没有发生,倒是每天逼自己花时间去备备课,磨一磨,会让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得到提升。不要觉得是负担,应该觉得这是逼自己做出进步的利器,因为你不去备课,不做设计,套用共享课件,设备使用的空间就比较小。所以逼自己做出改变,去思考,去设计,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进步,不是吗?
所以,这两个月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课的理解更清晰了,学生的课堂反馈和状态在变好,我想这里的改变,很大一部分得感谢麻吉星这个平台,逼着我不断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