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你会想起什么?遗忘,消失,颓废,还是失去。在面对死亡之时,你是否会想起生命的重量?
我曾在很多本书中见过死亡,譬如余华的《活着》,但是他所描写的死亡是具有美学价值的,对死亡的描述总是委婉而又深刻。而这本书的作者保罗,直接的从自己的生写到死,这给予我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保罗,斯坦福大学文学学士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剑桥大学科学史和哲学研究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却在即将获得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研究室的巅峰时刻,确诊了第四期肺癌。
辉煌的医学成就摆在我们眼前,可就是这样的人,也无力对抗死亡的降临。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他不断追寻救治病人的意义,他有着极高的职业道德,不仅治疗患者的病痛,也在与病痛的共处中不断探索生的意义。所有的医生都治病救人,而神经外科医生则在为病人保命与保住个性之间备受煎熬,每一次脑科手术,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对自身本质的一次操控。“你愿意右手丧失行动能力,来停止抽搐吗?因为脑部控制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的经历,任何神经上的问题都迫使病人和家属去思考:到底是什么,才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
是什么时候我才后知后觉的被保罗的死亡所震颤,大概是戛然而止的文章,又或者是他的妻子写下的后记。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罗不断思考着,对于他自己来说,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他忍着癌症带来的剧痛,依然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他不断的反抗命运,让自己的生命在最后时刻也拥有价值。是幸运也是不幸,保罗在生命的倒计时中,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写下这本书,不光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最后,也是为了告诉还不曾记事的孩子,作为父亲,他会跨越死亡,永远的爱着她。他说“我要传达的信息非常简单: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翼,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逝去的人仍爱着世间所爱,留下来的人也从未忘记长眠的人。“保罗的大半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探索和思考,并拷问自己是否能坦然诚实的面对死亡。最后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是他的妻子,也是见证人。”妻子后记的最后一句话,让我突然从死亡的空荡中感受到一丝温度。我们总是对死亡感到深深的恐惧,以为死亡就会失去一切,但有一种事物,即使是冰冷的死亡,也无法熄灭它温暖世界的滚烫,那就是爱。留在现实的人与活在天堂的人深深对望,当我们彼此思念时,我能感受到你有力的心跳。
最后,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应只是对死亡的认识,我们还应该想起生命的重量,在无数个像保罗一样的“我无法前行”的时刻,坚定“我仍将前行”的信念,在往后的生命中,“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为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福尔克·格莱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