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近几年人们的心思都花在哪儿?那对子女的素质教育应该算一份子。从父母的焦虑,到孩子的压力,至教育将如何影响孩子未来的种种假想,作为旁观者(总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不愿直面这个复杂的问题)我几乎要冒冷汗了。幼儿园加一周五次兴趣班到小学每晚写到10点的作业,孩子承担的到底是未来的责任还是当下学校的竞争?是兴趣班的盈利还是父母的焦虑?我只知道,未被裹挟其中的寥寥无几。
所幸,最近在各个渠道看到的教育相关的信息中,出现了为破局而思考的人。这令人欣慰的想法不是我原创的,但我愿意为其献力,为其传播。希望我们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热情不减的同时,更有方向,更少盲目,启动“终局模式”。
让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孩子的人生中总会有父母不在的那些年,那他/她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绘画?背诗?弹琴?应试?还是自我可持续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能力?我猜是后者,因他们终将独自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我们想象不到的未来世界。
做哪些事情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能更早的具备这些能力?
这其实是个非常综合的问题,虽然读书,绘画,弹琴,上课不一定行,但有人确实从中获得了不断自我成长所需要的自律,自信,思考力,甚至决策力。所以说,什么都不做肯定不行,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但在大家都做的过程中,那些更关注孩子在过程中习得这些重要能力,而非某项具体技能的父母们,无疑让他们的孩子赢得了先机。因为这些父母是以孩子的一生来衡量什么最重要,而非眼下。他们盯的是终局而不是自己在世的这些年。
如果更具体一点的话,眼下我们做父母的要做什么,孩子又要做什么呢?也许你应该考虑运动习惯,阅读习惯,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正向思维习惯,学习探索的习惯,并保护好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等等。没错,你看到我把能力换成了“习惯”。习惯是比一切毅力、动力好用的东西,而孩子的习惯比成人更容易塑造。
比如,思考力。可以取一个角度,从思维习惯来看。拿行为模式已经相对固化的成年人来说,思维方式可能会有明显差异。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第一个念头是: 这不关我的事! 还是: 这事该怎么解决?结果会大不同。如果我们有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止问题会少,那些令人厌恶的纠结,压力也都迎刃而解。你也许不知道,让我们产生疲惫的不是做不完的事,解决不完的问题,而是不愿面对问题的抗拒心理引发的肌肉紧张。做同样的事,合作者不同或角度不同,甚至紧急程度不同,疲惫感都是不一样的。
当孩子面对问题,用引导思考,鼓励孩子自己解决代替殷勤的帮忙。
“想想看,这个问题能怎么解决?”
“再想想看,还能怎么解决?”
如果能帮孩子形成这样的正向思维习惯,他将受益无穷。
如果你还在每天疲于奔命,拖着孩子从学校到兴趣班再到学校,如果你还在与别人暗暗较量谁的孩子写字好谁的孩子背单词多,请静下来想想,孩子有限的精力下最应该做什么,才能让她在未来潇洒自信,内心充实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