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岁半到四岁的孩子,正处于执拗敏感期,脾气说来就来,一言不合就会嚎啕大哭,跟火山爆发一般激烈,有时真的让人猝不及防。
看似突然而猛烈,但事实上,孩子的成长都有规律可循。出现任何情况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般情况下,幼儿的一岁中,前半年一般相对稳定,后半年则相对不稳定。比如,对三-四岁孩子来说:三岁到三岁半,正处于快乐而友善的稳定成长期,相对好带很多,而三岁半到四岁时,却变得焦虑而叛逆。
焦虑而叛逆是这个不稳定期的特点。
再遇上一个天生就比较犟的孩子,那就更让你挠头了!
和这样的小宝宝相处,如果总是直来直去,必然天天跟打仗一样累,孩子也会很痛苦。
就像我家。
比如,你以为自己帮了他的忙,结果他却突然大哭大闹,让你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不过,“久病成医”。
在遭遇了无数次的挫折后,即使如我一般愚笨,也会偶然灵光乍现,摸到一点点门道:
2
有天早晨,我刚陪老二洗漱完毕,拿着袋装的郁美净准备给他擦油,他笑嘻嘻地挤了一点儿给自己擦了手,我也就顺手给他往脸上抹去。
就在这时,他就像脚上有个弹簧一样,瞬间跳到阳台上,迅速拉上门,大声尖叫:“我不喜欢你了!我不要你了!”
年纪真是大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我给他擦油了!
以前,他总是把油擦到眼睛、嘴巴或头发上,反倒该抹的地方却没抹上,总是让人哭笑不得。所以,一般情况下,他的脸蛋都是大人给抹,这些在他看来都没问题。
“对不起,妈妈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擅自给你往脸上抹油了。”
“哼!”果然如此,他气呼呼地瞪着我:“不要你了!”
我再三同理和道歉都无济于事。
就在我要放弃时(其实很多时候,状态不好时常常会放弃),突然瞅到手边放着他的小电话。电话早就不能用了,但不妨碍三岁多的孩子“使用”。
我赶紧抄起电话,“喂!请问是小宝吗?我是妈妈的小助手,听说刚才妈妈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给你擦了脸油,你好生气啊……”
我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他的眉眼早已舒展开了,甚至满脸笑意,给我示意再递过去一部电话。
我从抽屉里翻出一部旧手机递给他,他配合地打开门再迅速合上,然后有模有样地跟我“通”起了话:“嗯!”
我赶紧跟上:“妈妈让我代她给你道个歉,请你原谅她!你原谅了吗?”
他笑眯眯地,但就是不说话。
我看着他,继续隔着门说:“如果你愿意原谅她,就请你把门拉开,把手递给我吧!”
这招很好使,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拉开门,一下子扑到了我怀里……
3
还有一次,他一边往厨房走,一边说要穿衣服,正忙碌的我,放下手里的活儿,过去帮他取出一件衣服放到床边,转身回厨房继续忙活,没在意他在干嘛。
刚走到灶台旁,就听见一声尖叫:“妈妈!谁让你帮我拿衣服了?!坏妈妈!”
我探头一瞅,看到衣柜开着,旁边放了个凳子,心中暗叫不妙——原来,他刚才是来搬凳子,准备拿衣服呢!
最近这家伙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
可已经来不及了!我怎么说怎么做都无济于事,换回的是他复读机一般的哭叫,“不要你了!坏妈妈!”
我有些焦头烂额,厨房的菜等着我,这边神兽还在生气,两头着火,真是火烧眉毛了!
焦急中,不知我哪根筋搭对了,脑海中突然冒出一招儿,赶紧先关了火,跑到他身边:“你先闭上眼,电影要往回倒!等一等再睁开啊!”
看倒我滑稽夸张的描述,他立马破涕为笑,然后就配合地闭上了眼,蒙着眼睛都掩饰不住治愈人心的笑意……
不过,我没敢多做留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放到床头的衣服原模原样放了回去,再跑到他跟前,继续夸张地说:“好啦!时间已经回到几分钟前了,刚才啥都没有发生哦!不信你去看看!”
他假装好奇地过去……
结果当然不赖,我也长舒了一口气……
4
几天下来,我发现:对于三四岁的小孩子来说,几乎出现在他们身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
关键在于大人愿不愿意耐下心来,从他们的视角来看问题。
虽然大多数时候,我都做得不好,但这一点点的灵光乍现,足以给自己带来力量。以此复盘、记录下来,激励自己,也与妈妈们共勉。
(后记:写着写着,才意识到:我之前把衣服给他放错了,应该放到他能够到的地方。以前是因为他太小,放高是为了方便大人;可现在他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自己去取、去选。你看,复盘的好处就是可以引发思考和反省!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