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都有因果,现在的因是今后的果。富裕和权利不是问题,自执才是问题。人生处处是道场。佛教与传统教育的不同是无关功利。)
世间人常生诸多烦恼与疑惑,人们疑惑自身,陷入我执;人们疑惑关系,在爱情、婚姻等种种联系中无法自拔;人们疑惑现实,常常质疑生与死的意义。
世上诸多烦恼,佛教归为八万四千种,解决这诸多烦恼的方法,共有八万四千法门。
在《八万四千问》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聚焦寻求智慧的中国人最常遇到疑惑的地方,以超凡的智慧和幽默的语言为舟楫,用佛法解答物质世界中人们的疑问。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佛教上师之一,他极具创新精神,思想年轻而现代,将佛法以特有的、且易被接纳的方式渗透到俗世中去。
他在书中认真解答大家对佛教的质疑,无论是宇宙、科学还是因果轮回;他认真用佛法来阐释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困惑,无论是善良的福报还是所谓命运;他也恳切地解答了世间热点的世俗问题,比如抑郁症、晚婚晚育、孤独等等。
人们常常对佛教与自身有很多问题,但是从不曾有机会得到像这本书中所讲的如此坦诚和全面的回答。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去感受上师的通透智慧。
01
认识佛教
提起佛教总是绕不开“因果轮回”这个词。佛教认为,我们现在的形态、事物现在的形式,都是由数以亿计的因缘际会诞生的。
但常人对因缘的理解常常有限,他们只相信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因缘,而不能够接受自己的内心认识或是感受不到的因缘。
仁波切用这样一个例子解释了我们对因缘理解的片面:每一对父母,都会送孩子去上最好的中学和大学,以希望孩子最后能找份好工作,他们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有利的因缘。
但很多时候,孩子依然没能找到好工作。
父母们通常难以接受这个结果,他们会感受到痛苦和愤怒,会怪罪孩子、怪罪他人、怪罪社会。
这正是因为他们忘掉了隐性的因和缘,有些因缘也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其他事情,有些因缘也可能是过去世中累积的。
如果仅仅片面地而不是完整地理解因缘,人们就会难以接受无常的结果,陷入各种各样的希望与恐惧之中,并最终引向痛苦与悲伤。
这样基于自我的痛苦与悲伤,会在一世又一世中不断循环、往复,重蹈覆辙。
同样,在佛教中,佛教徒将命运定义为因缘。
所谓命运,并不是某个人或超自然的“因”设计了命运,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拥有自己想要的命运,因为人人都在不断塑造着自己的因。
究其根本,命运是以前创造的因缘的结果。
人们常以为某些事是被我们控制之外的力量所提前决定的,只因我们拥有某些习性已经很长时间,我们忽略了一些创造命运的细节,也忘记自己创造了它。
很久之后,我们认为某件事是不知怎么就随意发生的“命运”。
大多数人在幻觉中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想要得到表扬、还会被批评困扰、被忽略时感受到孤独、因名望而激动兴奋、有意识无意识地在寻找安慰与安全感,最终被穴世间的因缘缠绕的越来越深。
人们一般认为成功、富裕、权力是好的东西。但对它们的执着同样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有多少人为财富而产生致命的争执?有多少孩子在父母去世后为了遗产而相互争斗?有多少国家为了石油而发动战争?
业障如同一团火焰,当木头完全耗尽,火就会越来越小。
由于不安全感,人倾向于添加更多干柴。
而修行的人,随着不断进步,会投入更多努力使柴火不再增加,火失去了燃料,就会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将所有的业障消掉。
02
佛教对日常生活有着指导意义
如果你想要接近真理,从现实的业障中解脱,修行是唯一的办法。
修行曾经被很多人误解,以为它代表着告别世俗生活,削发皈依,日日伴随着青灯古佛。
事实上,学修佛法与现实生活并不相悖。如果人们仅仅是呆在寺庙里,穿着僧衣,做些仪式上的事,并不实修,那么什么都不会改变。
修行佛法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放弃生活和工作,而是能更好地对待生活与工作中不可预见的变化。
如果我们接受“无论怎么努力,我们都一定会生病、死去、并把所有的财富留在身后”这个真理,我们就不会因为想要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而变得这么紧张。
如果我们接受“我们是绝对孤独的”这一真理,我们就不会参加这么多的社交活动,因为那并没有什么意义。
当好的事情发生时,珍视它,当坏的事情发生时,不要太过慌乱或是歇斯底里。佛法总是可以给予人这样的真实与笃定。
修行佛法,也并不与财富与世俗的成功敌对。金钱、权力、地位、豪车、名表,这些东西从来都不是问题,对财富和成功的贪婪与执着才是问题。
修习佛法,同样可以看电视、看电影、读小说,放松和娱乐。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进行苦行僧的生活的。
有的人非常自律,以不沉迷娱乐为骄傲,充满了傲慢与优越感;有的人的生命虽然在电视和小说中消逝,但他们善良、慷慨,并始终为没有实修而感到愧疚。仁波切说,他更加喜欢第二种人。
佛法有八万四千条路可走,做到形式上的修行没有任何意义,这条路,说到底还是内心的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种修行的方法,对于不是佛教徒的人,可以从简单的冥想开始做起。
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哪怕只是短短的三分钟,关掉手机、忽视邮件、不看电视、不读杂志、也不回应其他人的要求,只是安静地坐在某处,观察你的身体。
或者有一天,你可以不仅仅只是观察身体,而是静静感受自己的内心,你可能会感到焦虑、激动、困倦或厌烦,也请不要做任何判断,只是观察下去。
这样长时间的专注,是让心灵柔和的关键,如果你能够每天这样做,就会将那颗僵硬、倔强而执着的心,逐渐变得柔软。
03
烦恼、爱情、关系、婚姻与我执
如果我们坚持修行,就会发现关于自我的固化观念逐渐消融。一直以来,正是对自我的执着,诞生了万千烦恼。
自我从来没有一个确定的存在,即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自己是谁”非常自信,人们用一个个标签堆砌起自我,用很多方式证明“自我”的存在——比如说通过变得有教养、时尚、强壮,有时甚至是变得虚弱。
人们也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例如性爱、购物、整容等,然后人们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来衡量教育程度、长相好坏、财富多少,一旦不能达成这样的标准,就会造成抑郁。
事实上,每一个人永远都不会达到自己自认为想要达到或应该达到的标准,因为人有太多的贪婪,永无止境地沉浸其中,反而会被它所控制。
由于人们有太多的或是太不切实际的标准要达成,当下不能达成、不能快速达成、或者不能达到足够多的标准时,人们就会变得抑郁。
现如今,抑郁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严重问题,并且日益恶化下去,这正是因为我们的世界缺乏足够的冥想与正念。
如果人们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专注于内在简单的事情,而不是考虑外在的、物质方面的事情,人们就会减少很多烦恼。
在爱情、婚姻与家庭中,也正是自我的执念造成了关系的痛苦。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似乎是普通的爱中最不自私的形式,但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倾向于将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和玩具。虽然家庭给予了孩子很多,但是没有人喜欢被当成财产一样对待,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跟父母产生冲突。
在爱情关系里,同样存在着爱与自私的冲突。人们感到孤单和无聊,所以想要一个伴侣;但人们又是自私的,所以想要独立。
在大城市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相貌美丽的女性,她们独立、善良、善解人意,但却很难遇到合适的伴侣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
对于这种情况,仁波切认为这与关系本身无关,它关乎社会和轮回存在着一种根本性的变化。
女性从知识的暗夜与“三从四德”的传统束缚中走出来,接受教育,变得更加睿智与独立。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立耀眼的光辉,有时会把男人吓走。
这也意味着婚姻的形式必须发生改变,过去的模范婚姻将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
对于正在寻觅爱人的现代人,仁波切给出这样的忠告:“不要太挑剔,并鸟瞰人生。”
如果你的婚姻是为了创造一个小生命,那么就不要挑剔丈夫是否听高雅音乐;如果你希望另一半给自己自由的空间,那么首先自己就要给另一半自由的空间;要接受伴侣也有自己的心识和习惯,那么他也会遵循他的因果显现他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永远幸福和快乐,但对理想愿望的执着经常会造成很多痛苦。
04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教育体制,是完全建立在物质主义世界的基础上的,学校更多地是在教授理论和知识,生物学教授孩子们人类的身体结构,却从来不教授孩子如何面对和掌握内心的力量。
现代教育培养出了越来越多冰冷的灵魂。
很多孩子逐渐失去了人性上的感受力,变得像机器人那样只追求效率和标准,他们认为其他人也如同机器人一样,无法感受人性的珍贵与灵感,他们在竞争性的社会里无止境地前进,不会有良心上的不安,也并不在意别人的痛苦。
仁波切认为,艺术扮演着极富力量的角色,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比有限的语言和工具更能表达我们的体验。
让人们意识到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去追求,这可以给更多人带来利益。
他曾建议父母们将孩子送去印度一所主要教古典舞蹈的学校进行学习,希望孩子在艺术的美妙中体验当下的人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与感受。
但当他提出这样的建议时,父母们的第一念头是——孩子们将来该怎么生存呢?
这样的反应可以理解,也值得被尊重,因为父母希望给孩子营造好的因缘,从而成就好的结果。
但人们很难认识到,即使孩子上了顶尖的大学,也不能保证他们就能找到工作。
人们总是被盲目的希望所驱使,而佛教的一些思想正是功利化的现代教育所缺少的部分。
佛法可以教授孩子们万物连接,让孩子们明白其他人和我们一样有感情,也会和我们一样产生嫉妒心;可以教授他们因果缘起,告诉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后果,要自己肩负起承担的责任:我们用的卫生纸会导致树木被砍伐,我们开车排放的尾气会使得后代患上肺癌;我们可以教授孩子们面对无常的勇气,使他们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跌宕起伏。
学习佛教并不是为了使更多人成为佛教徒,而是可以让更多人成为善良、有远见、有同情心、有创造性、且优雅而勇敢的人。
而这样的智慧,同样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社会。
在历史上,中国是唯一或者说是少数几个佛教进入到草根阶层的国家之一。
在这少数几个国家中,中国是在社会层面接纳佛教的最大的一个国家,即使在佛教诞生国——印度,佛教也从未真正进入草根阶层。
比如,在中国,即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反对宗教的人也会喝一种叫作“铁观音”的茶。
当人们问起,“谁是观音?”你会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观音菩萨伟大慈悲的世界里,佛法是无处不在的。
在过去,中国的佛教徒更重视虔诚心;在当代,中国人更具批判精神。多年来,中国一直受益于佛教的智慧,它会与佛法相辅相成,共同孕育新的社会。
05
佛教与死亡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死亡。但这个“不太吉利”的事,又是大家平日里极力逃避的问题。
死亡被视为一件极其不幸的事,它意味着失去已经拥有的一切,还意味着无边无际的未知。
藏传佛教对于死亡却有很多的讨论,甚至有专门的修行方法。这种直面死亡的思想,对于现世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仁波切建议我们去尝试思考死亡,面对这件人生中确定发生的事。
那些平时就思考死亡,并知道应该如何面对死亡来临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会有更多的觉知,面对人生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当你确定自己终究有一天会死亡时,积攒无穷无尽的钱财准备“永远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你意识到人生所剩光阴不多时,你还会继续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吗?
当你意识到死亡随时可能发生时,你会马上去做那些你一直想做却始终没有做的事吗?
死亡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只有在死亡面前,你才能意识到哪些是人生真正重要的、永恒的东西。
对于不修行的人来说,死亡是人们忌讳且拒绝承认的事情。对于修行者来说,死亡像一种提醒,同时也是一种机会。
当你对死亡有了正确的认识,就可以对它有所准备,至少准备好放下俗事,放下你的计划、抱负、目标、担忧与争执。
当你准备好面对死亡,更意味着你准备好以一颗恒常的心态,去接受人世中的种种无常,无论是财富、名誉,还是挫败与失去。
为死亡做好准备,那样我们会生活得更加完整。
《八万四千问》这本书,为许多俗世中迷茫的人抹除了困惑的迷雾,为渴望探索心灵奥秘的人开启了大门。
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太多人有沉重的压力,人们以拥有多少来衡量自己、或是被别人衡量,完全忘了自己真正是谁,所有人都穿一样的衣服,每个人都有着同样虚幻的目标。
有的人本想利用财富与感情使自己开心,用爱与资源滋润世界,却悄然沉浸在贪婪与自私的漩涡之中,成了被控制的奴隶。
有的人生活在精英主义的光环之下,自律且高效,并因此居高临下,对于身边平凡的人充满傲慢,使灵魂变得僵硬而紧张,逐渐失去感受人性美好的敏感度。
有的人被自我的假相紧紧束缚,困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无法自拔,日日为并不存在的东西紧张、恐惧、担忧,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
而整个社会为每个人打上种种标签,刻印衡量三六九等的标准,让人们在物质主义的准则里迷失方向。
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在日益激烈地挣扎着,每个人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容身之地。
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会痛苦?我们为什么会有情绪?
在许多个日夜里,这些深刻的问题会悄然爬上我们的心头,然而这世界走得太快了,没有人愿意在熙熙攘攘的物质主义世界里停下来,回应来自灵魂深处精神主义的问循,于是太多人带着困惑与痛苦前行于人生的道路上。
而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选择正视人们在吃饭、喝咖啡、看足球赛之间的每一个空隙的闲聊,用他的智慧,认真回答中国朋友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向佛教徒传递佛法而抱有高高在上的架子,也并不刻意地希望众生都能皈依佛门。他只是将佛法中最基本的技巧传授于读者,使我们能够拥有慈悲心并感悟真理。
在这本佛法书籍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开启了万千读者的心灵,指导着迷茫的人们,在这世界上找到一个稳妥安定之地,安放自己真实的灵魂。
解读 | Elika,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意大利艺术文化媒体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