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学生提出好问题?(意义)
儿童天性。人天生就是爱提问的,儿童更是。实际上很多儿童提问的天性被阉割了。
课标需求。两能:3分析问题、4解决问题,增加两能: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后两能有什么区别?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意味着某种创造性。
探测边界。提问是探测孩子学习边界的唯一方式吗?任何问题不会在一个完全陌生或者是非常熟悉的领域、范围内产生,问题只会在人的已知部分和外界未知部分的交集(最近发展区)中产生,认知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有效学习就应该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的边界发生。
激发活力。学生提的问题难道老师提不出来吗?百分之九十老师是能提出来的,为什么还要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孩子,让学生卷入学习,只有自己真正提出问题,才会更加投入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内涵)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来人才?)
高真实感。真的思考后提出的问题,不虚构,否则无法探测边界。
高思维量。谁帅?为什么长得好看的男人长得更好看?
高开放性。问题不局限于一个地方,朝各个角度。
高关联度。提问真正的价值是为了后面时间的深化提供支撑。
/如何让学生提出好问题?(路径)
路径1-示范提问——让学生感受好问题模样;
教师范问
eg:老师提五个问题示范提问,并且要解读为什么它们是好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组织比较
问题提出来了,还要进行比较,哪些问题是好问题、哪些问题是开放性或封闭性问题、思维含量高低、关联性等。帮助学生去梳理不同类型的问题。
深度解读
教会学生梳理出问题的提问角度,这个提问对于下一阶段的提问有什么启发。
日常评点
平时教学中孩子提出问题时,一定要经常对问题进行点评(星级),同时也要提醒哪些问题不好,不符合上述好问题的特点。
路径2-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
5W2H提问法
(why-what-who-when-where-how-how much)
eg: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化学习?
什么是社会化学习?
怎么做社会化学习?
谁来组织和做社会化学习?
什么时候做社会化学习?
在那里做社会化学习?
三阶提问:不懂之问-深究之问-构造之问
(构造之问:改动问题中任何一个关键词/重要信息都会变成一个新的问题。)
路径3-逼迫提问——让学生按要求提出问题;
任务驱动
要求:“不管你有没有问题,每人必须提三个。”
先量后质
一开始不要过分纠结质量。
多元求助
学生完成学习单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手段。
路径4-多维评价——让学生修炼提问的能力;
书面评价-提问之星-学生互评(问题漂流墙)
课堂里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的问题,另一部分不能搁置,把这些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小组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相互解决。
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